2023热点小说贵嫁:继妃今日又在求和离(姜长宁晋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贵嫁:继妃今日又在求和离)姜长宁晋王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出城去迎接母后,实在不孝之极。”
“皇帝国事繁忙,我有这么多人伺候,那里还要你亲自到城门迎接,何况还有太子陪着我。”太后笑道。
一番寒暄后,就是各找各妈。
宣治帝在太后身边嘘寒问暖,姜长宁则拉着太子下下打量,“虽然瘦了,但看着更沉稳老练了。”
“游学的确能增进学识,开阔眼界,有机会,儿子还想四处走走。”太子温和地笑道。
姜长宁突然想起了《康熙微服私访记》,笑道:“你想法子说服你父皇。”
听这话就知,她不反对,太子大喜,“多谢母后。”
只要母后支持他,要说服父皇并非难事。
这是太子以为的,等他跟宣治帝说这事,宣治帝告诉他,“明年,我要带你母后去杭州,你留在京里监国。”
太子愣了一下,笑应道:“是。”
母后困在这后宫这么多年,一定很想出去走走。
皇祖母回了娘家一趟,心情愉悦,母后回杭州,应该也会开心。
宣治帝言而有信,次年的三月,他宣布南巡,太子监国,德王协理。
出发前,姜长宁特意拜托太后,“有劳母后照顾小渔儿了。”
“小渔儿我会照顾,不用你多言。”太后虽然更重视男孙,但对可爱的小孙女也是喜欢的。
尤其小渔儿嘴甜,一口一个:“皇祖母,小渔儿最最喜欢您的。”
随便摘一朵被她小手快捏成花泥的花,送给太后,“这个花花好漂漂,送给皇祖母。”
得了太后给的东西,捧着小脸,冲太后笑得那叫一个谄媚,“皇祖母,您对小渔儿真好。”
也不知一个才满周岁的小丫头,咋就这么会讨好人?
反正太后被小丫头哄得,都快找不到北了,赏了一堆东西给小丫头,小丫头的小库房都快堆满了。
小渔儿交给了太后管,两个小儿子有太子管着,姜长宁放心的很。
到了出发的日子,姜长宁高高兴兴地跟着宣治帝离京,一点都没有依依不舍。
在文武百官的目送下,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出了城,姜长宁撩开帘子往外看,“自由自在的空气,真是清新啊!”
宣治帝挑了下眉,他的皇后娘娘偶尔会说些古怪的词,他早已习惯,也不生气,伸手将她搂入怀中,“太子能监国了,日后有空,我们就常出来。”
“那可不行。”姜长宁立刻拒绝,“且不说,太子年纪还小,不能把朝政交给他,就是帝后出巡,耗费这么多银两,陛下觉得是好事吗?”
虽然现在国库是比较充盈,但帝后不能太挥霍。
宣治帝笑,“我的宁宁啊,果是位贤后。”
“我的名声,可没陛下说的这么好,我是迷惑帝王的妖后。”姜长宁揶揄地笑道。
“朕说你是贤后,你就是贤后。”宣治帝霸气地道。
“嘻嘻,这倒是。”姜长宁笑,“这天下都是陛下的,自然是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调皮。”宣治帝这回不敢捏她的脸,而是把她的脸掰过来,在她唇上重重地亲了一口。
“对了,陛下,我们去南巡真的是为了玩吗?”
“玩为主,顺便办点事。”
姜长宁撇嘴,“是办事为主,顺便玩,陛下不用哄我的,我又不是小渔儿。”
“你比小渔儿难哄。”
“难哄,你是不是就不打算哄了?”姜长宁娇嗔地横了他一眼。
“哄,怎么能不哄我的小娇妻呢?”宣治帝笑道。
“只哄小娇妻,老了就不哄了是吧?”姜长宁托腮,一副幽怨样,“可怜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啊!”
“不许乱吟诗。”宣治帝板起了脸,“讨打是不是?”
姜长宁见他有点生气,忙笑着哄他,“陛下大人大量,别跟说胡说八道的小女子计较。”
又凑过去,在他脸上唇上亲了好几口,总算把人哄好了。
申时正,帝后就到了避暑山庄。
这个山庄,姜长宁还是第一次来,前面两位帝王都没有南巡,就算南巡了,像宣治帝这样,她这个以前的晋王妃,还是没理由来这座皇家庄园。
山庄外青石铺路,在东西各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帝后来了,不必在此下马,直接进入山庄。
这座山庄融合了南北建筑的精华,既有南方园林的风格,又北方常用的手法。
不提那充满自然野趣的苑景区,就是这宫殿林立,布局严整的宫殿区,就是一步一景。
不同于京城皇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这里是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整个山庄显得淡雅庄重。
姜长宁一路走一路看,神情十分开心,宣治帝就领着她在宫殿里逛了起来。
“这棵树看起来有些年岁了。”姜长宁摸着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道。
宣治帝笑道:“这是建山庄时就留下来的树,有一两百年的历史。”
“老树爷爷。”姜长宁轻轻地拍了拍树干。
宫殿区不仅有古树,还有假山叠石,亭台楼阁,庭院通幽,环境优雅。
逛了一会儿,宣治帝就把人带到了主殿。
“我们住一起吗?”姜长宁问道。
“宁宁这是想要与我别殿而居?”宣治帝沉声问道。
“没有,我很乐意和陛下同住一宫。”姜长宁陪笑道。
主殿分为正殿,东西配殿,亦是前宫后寝。
见姜长宁在东张西望,宣治帝笑道:“赶一天路不累吗?这些等明儿再看,我们还得在这里住几日。”
“进去歇歇,一会该用晚膳了。”姜长宁拉着他往里走。
第363章 宿迁
一路南下,所到之处百姓安居乐业,夜不拾遗,虽也抓到了两个贪官,但大部分地方官员还是十分清廉的。
不过也因为抓了这两个贪官,姜长宁才知道,在他们的队伍之前,早已安排了刑部、大理寺的官员一路巡查、打点。
毕竟是帝王出巡,处处安排周全,姜长宁感觉就跟了个豪华旅游团似的。
只是这样好是好,可多少还是无趣了点。
姜长宁伸手撩起帘子,道路两旁的田地里,禾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见姜长宁看着窗外的景色,若有所思,宣治帝笑问道:“在想什么呢?”
“在想这宣治盛世。”姜长宁转眸看着他,唇角上扬,笑靥如花,“陛下是旷世明君。”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姜长宁轻笑,“邹妻夸邹美,私也,吾夸陛下圣明,实也。”
“皇后娘娘的嘴,比蜜还甜,让朕尝一尝。”宣治帝伸手将人拉入怀中,一亲芳泽。
被亲的娇喘吁吁的姜长宁道:“陛下若是不信,那就私访一下,听听民间的声音。”
“不谋而合,我与宁宁,果然是心有灵犀。”宣治帝笑道。
这天傍晚,一行人入住在宿迁城外一处行宫。
次日,宣治帝和姜长宁,在常有忠、曹江、筱春、半芹,以及四个侍卫的陪同下,往城里去。
“娘娘,小心脚下。”筱春扶住差点踩着地上石块的姜长宁。
姜长宁笑笑,“陛下,我们既然是便服出游,是不是该改个称呼?”
“是该改个称呼,朕是黄老爷,娘娘是黄夫人,你们就是黄家的下人。”宣治帝说道。
常有忠等人齐声道:“是,老爷。”
“老爷,这宿迁城为何取这么城名?”姜长宁问道。
“这宿迁在唐宝应元年以前,名为宿豫,为避代宗的名讳,改为宿迁。”宣治帝简单地道。
姜长宁发散思维,“日后儿子登基,昆明岂不是要避他的名讳,那改叫什么啊?”
“这个就让臭小子头痛去。”宣治帝才不劳神呢。
姜长宁挑了下眉,也不纠结这个问题。
宿迁的具有战略地位,它北望齐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