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不渡长安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春不渡长安已完结全集大结局小说谢云嫣苏钰
几位夫人也纷纷附和。
见母女二人脸上难掩困惑,季氏用柔和端庄的声音解释道:
“那日会面后,我们各自回家命管事去联系商贾,却发现长安城中的粮食和棉花都被一扫而空,价格也水涨船高。”
“细心探查之后,我们发现表面上将物资收购一空的是姚家,但是暗地里,邵家的那位小姐和姚家二小姐姚玥,近期来往甚密。”
“经过靖国公府珊瑚宴之事,我们早已知晓邵家为人,现在他们两家出此阴招,显然是为了报复谢家,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我们几家也有粮铺或棉铺的生意,现在便将所有库存取出,正在运来的路上。”ᵚᵚʸ
京兆夫人快人快语:“邵家从上到下都是黑心肝的玩意儿,跟他们家混到一起的姚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想踩在咱们头上往上爬,也不看看自己骨头几斤几两!”
她这话说得太过直白,季氏的眉尾抽了抽,顾忌着京兆夫人是自己的长辈,就当自己什么都没听见。
谢云嫣凝视着这几位夫人,衣袖中的手微微颤抖。
谁说权贵圈之间的关系,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来衡量善恶,是非曲直,不用言说就能分辨清楚。
谢夫人轻声道:“可是,诸位此时若是和谢府站在一起,便是旗帜鲜明地和姚家作对,各位可有和自己的夫君通过气?”
她的眼眶已经因为感动而微微湿润。
出身清贵世家的翰林张夫人细声细语:“您放心,我家老爷也分外支持此事,他说为官之道以民为本,得其本者生,得其道者成,姚家与邵家为博善名却忽视民生,他找机会一定要上达天听,好好分说。”
京兆夫人喝完茶,总结道:“哎呀,张夫人您说这一堆太拗口了。总而言之,我们几家从外院到内宅都是一个意思,姚、邵两家做事不地道,那咱们就跟他斗到底,反正又不是斗不过。”
见谢云嫣母女二人站起身想要行礼,季氏上前两步,先扶住了谢夫人:“夫人,这些虚礼就免了,等之后事毕,请我们吃酒游园便是。”
谢云嫣此刻已经完全理解,为何杨阁老夫人会如此看重季氏这个儿媳妇。
行事有章法,说话又能顾及方方面面,的确是一位优秀的主母人选。
众人重新坐下,谢夫人拭去眼中泪水说道:“云嫣,你来说说我们谢家打算如何行事。”
“现在长安城中粮食和棉花价格居高不下,而且普通百姓根本买不到,再这样下去必定激起民愤。”谢云嫣点点头,解释道。
“因此,谢家联系了江南商会,决定以商会的名义联系不愿巴结姚家的商人,收购粮食和棉花后,放在谢家的铺子中出售。”
“与此同时,商会也会每日往市场中流入一批物资,让他们两家高价购入,等外地货物进京,价格暴跌之时,再低价回购。”
她完全没有藏私,将计划完完整整地说了出来。
几位夫人对谢家报以完全的信任,她也回报完全的信任。
季氏点了点头,又思量片刻:“与其全在铺子中出售,我看不如部分物资拿来出售,剩下一部分由各家派出一些人手,施给买不起的穷人们。这样的话,他们两家想派流氓无赖来闹事,也要考虑考虑能不能把我们几家一起得罪了。”
一直没有出声的御史程夫人终于开口:“这个法子不错,除却将军府与阁老府,我们剩下的人家虽没有太显赫的官职,但也都算朝中能说上两句话的。一起施粮也能让朝廷上层警觉,派人探查长安城中究竟出了何事。”
众人集思广益,比谢云嫣一个人苦思冥想,点子多出不少,也完善了不少。
“除此之外,我还有个不情之请。”谢云嫣在最后的时候,低声说道,“还请各位夫人今日离去时,做出怒气冲冲的样子,有人问起的话,就说是受了谢家蒙骗,谢家就连如此简单的筹措物资之事都办不好。”
早上她接到消息,邵菀正在想尽办法打听谢家现在的情况。
经过先前,邵菀不会轻易相信下人们传递的消息,但是她一定会相信这些权贵夫人。
因为,像邵菀这样心思阴暗的人,永远不会知道,世上无亲无故的人之间也能相互扶持,共同渡过难关。
几位夫人都是后宅中腥风血雨走过的聪明人,明白谢云嫣这是要演一出戏来麻痹姚邵两家。
纷纷点头同意。
京兆夫人似乎觉得刚刚自己没有提出什么有价值的主意,此刻又道:“我们家不如各位有朝上的人脉,但是市井之中的人脉还有些。既然要做戏给那两家看看,我倒有个法子,大家看看行不行?”
第113章万事俱备,朝廷派人视察姚家
众人便道:“您请说。”
“不管是因为什么,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踩着我们的来博个好名声,那不如找一些走街串巷的市井之徒,让他们说明长安城现在买不到粮食和棉花是因为姚家和邵家。”
听京兆夫人说完,季氏说道:“可是消息如果传到他们两家的耳朵里,他们醒悟过来之后也开始售卖物资,岂不打草惊蛇?”
京兆夫人笑了:“这便是术业有专攻了,各位有所不知,市井中的小道消息,传到天子耳朵中容易,可若要传到我们这类人家,至少也要十天半个月。”
谢云嫣听了此话,若有所思。
“这中间有什么说头?”谢夫人好奇道。
“我们每日来往的,都是官家,一般不太与白丁来往。”京兆夫人便细细解释,“而市井中的消息,大部分流传于街头巷尾的妇人口中,能和他们交往的,也就是府中负责采买的低等仆妇。”
“诸位细想,除非是特意安排人出去打探消息,别说是我们,就是房中的大丫鬟,可能一年都见不到一次这些低等仆妇。”
谢云嫣已经完全听明白了。
京兆夫人说的,是众人因为习以为常而忽略掉的一件事。
那边是“圈子”。
不管愿不愿意,世人都活在和自己相配的圈子里,就好像除非是将军府这种特殊情况,未出阁的姑娘很少与各家主持中馈的主母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朝堂上的一品大员也不会和除了自己门生之外的九品芝麻官煮酒论道。
高门权贵,和白身的百姓都不太来往,更别提会闲的没事散播消息的市井妇人了。
京兆夫人的话,加上梁严明昨日提到的旧友们,都让谢云嫣意识到,自己忽视的这点,其中隐藏着多大的机会。
只要经营妥当,不但能得到消息,更能适时地将自己想传出去的事情,不着痕迹地传进某些人的耳中。
她迎上母亲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
谢夫人便道:“此法甚妙,便麻烦您多操心了。”
自己终于帮上忙,京兆夫人满脸笑容:“嗐,这有什么,我回家就和夫君说,让他安排得力的人去将此事办妥,诸位就等着听好消息吧。”
她不怕多出力,反而害怕自己一点儿力都没出,最后坐享其成,今后几家再有什么事情,便将她排除在外。
她家虽然现在是京兆府尹,但在长安城中根基尚浅,虽有几条人脉,可都是他人介绍,关系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