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娇顾承允全网热搜(娇冠京华)是什么小说,董娇顾承允免费阅读无弹窗
樊嬷嬷没想到从前那个张扬跋扈的小家伙能这么懂事,看来这场巨变变的确让她长大了,随即不再试探和刁难。
“二姑娘能这样想,老奴就放心了,夫人交代过,以后老奴就跟在二姑娘身边帮衬,二姑娘有什么想问的或者想让闵家帮忙的,老奴定知无不言、尽力而为。”
她态度瞬间恭敬,看来先前那明里暗里的夹枪带棒是故意试她态度,若她对闵家的帮衬觉得理所应当,那樊嬷嬷定会随便敷衍几句转头离开。
毕竟谁家都不想帮一个白眼狼。
“多谢嬷嬷,嬷嬷也清楚董家出事得突然,董府完全没有反应时间就被关进了桑园,我出来后又换了身份,于董家一事想要探听十分困难,不知闵大人可有把我大哥投敌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
樊嬷嬷点头,“当初此事一出老爷便立马派人去调查了,宫里给的说辞是九月初二南境军收到消息说齐人来犯,明威将军知道后派副将镇守裕南城,自己携万人精锐小队离开说另有安排,结果出了军营就音信全无人间蒸发,而后南齐大举来犯,还奇袭了我军粮草库,我军不敌,最后只能弃城而逃退回龙首关。”
“事出以后,我军整理帅账时发现明威将军与南齐往来没烧毁干净的密信,上面大概是说南齐看中董怀瑜领兵打仗的才能,称只要明威将军愿意投诚,南齐愿以藩王之位接纳厚待,并赐良田万顷美人无数,基于我军失利丢城明威将军又下落不明,陛下盛怒,当即判定了董怀瑜投敌叛国之罪,发落了董家。”
樊嬷嬷缓缓道来,董娇却从中听出问题。
一切都太完美了,毫无破绽,不管书信是真是假,董怀瑜一消失齐军就来犯,并且精准奇袭我军粮草辎重,就凭这点,便能给董怀瑜定个死罪。
再加上那封莫须有的书信,董怀瑜辩无可辩。
可是……
“看起来的确是兄长这边出了问题,可凭董家人对我大哥的了解,他绝对不可能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并且如果我大哥真有二心,他不可能瞒得如此天衣无缝,家中也无半点纰漏和线索。”
樊嬷嬷认同,眉头紧锁,“是,当时朝堂也有很多人这么说,可是人证物证聚在,密信的残缺部分大理寺检验过,的确是南齐特有的雪华纸,铜盆中剩余的火漆也是南齐皇室专用,姑爷的副将陈易亲口指证说明威将军事发当日的确未交待去处,带走的也是他惯用的精锐部队。”
“结合我军战败和齐人火烧粮草库一事,百官认为若无明威将军透露我军布防,敌人不可能如此轻而易举的夺回裕南城,因此陛下才会当即论罪罚抄董家。”
“原本老爷还怕董家女眷被圈禁后陛下会有新的安排,毕竟董家重罪,但董家罚抄家产中并未发现可疑之处,加之太后娘娘极力劝阻,秦太傅与林鸿宝将军等人也为董家求情,请陛下看在董家功绩的份上饶过女眷,这才让董家之事落幕。”
第六十五章 攻心为上
听完始末董娇陷入沉思,能让董怀瑜单独领兵出营,想必他的确是收到了什么重要消息决定亲自去一探究竟。
但这一去,就入了奸人的圈套。
至于什么密信、什么密谋,不过是幕后黑手为了栽赃董家夺回兵权瞎编的一套说辞罢了。
大梁丢失的裕南城本就属于南齐,是十几年前梁军打下来的天下,而裕南城与龙首关之间还隔了几百里尽是平原,易攻难守,因此大梁为了裕南城及它周边几个小郡每年要花费无数银钱去照顾管辖。
边关小城就如拖油瓶一般既不能给大梁带来收益,又没有地形优势能让大梁稳固边陲,因此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无用地段。
若此事真是幕后之人为董家设的一个局,那只能说他定的非常完善,一是丢的这座城及周边小郡对大梁无关痛痒,不会对大梁造成致命损伤,二是董怀瑜一出事,南面几十万的军权就可分散易主,真是好一招一石二鸟。
至于董怀瑜,想必那些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活着,是不是消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没死,所以为了不让他回京成为变数,幕后之人必须叫他身败名裂无处伸冤。
就算董怀瑜想为自己平反,他也得顾及顾及这一屋子被关起来的女眷,都是至亲骨肉,若他敢反抗,女眷们就陪葬,那些幕后黑手就是笃定他不敢。
还真是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对手很强,董娇轻叹:“我清楚了,难怪陛下会给董家定罪定得如此之快,这事儿的确做得天衣无缝,估计如今南面的军权早已被瓜分完了吧。”
提到这樊嬷嬷却是摇头,“董家军的收编不顺利,当初本是太子的人去接手董家军,可董家军里闹得厉害,坚信姑爷不可能反,因此都不服管,这一闹闹了几个月,后来还是陛下亲自下的调令,将姑爷手下那几个将军尽数撤职才平息风波,如今南面的军权已重新回归陛下手中。”
是了,把闹事的将领处理掉,剩下的小卒能翻起什么风浪。
“这事儿是谁去处理的?”
“三军都督顾承允。”
都督大人?!
怪不得他上月突然离京,看来是替皇帝办事去了,肃清和整顿南方重军,不是自己的人用着也不放心。
“我知道了,多谢嬷嬷和闵大人给我带来这些消息,虽知这并非全貌,但起码不再同先前一般如无头苍蝇似的毫无头绪。如今情形我们也做不了什么,除非找到与当初那件事相关的人员,否则都是徒劳。”
“老爷也是这么说,叫我叮嘱二姑娘切忌不可冲动行事,如今你已出桑园就更该小心谨慎,毕竟董家现在是砧板上的鱼肉,经不得半点风雨。”
“嗯,我知道的,对了嬷嬷,闵家有没有办法往桑园里送点人,这段时间我虽然贿赂了门口的两个兵卒,但我的身份实在尴尬,根本没办法往里送人,就是送点吃食都得被重重检查,嫂嫂生产在即,我想送人难于登天。”
提到这个,樊嬷嬷也是忧心,都说女人生产犹如鬼门关前走一遭,如今董家条件那么恶劣,小姐金枝玉叶的能不能熬过来还真不一定。
“这事儿夫人也叫我同二姑娘商议,夫人说她想往桑园送人,以闵家的名义强压,毕竟现在桑园就没几个奴仆,闵家怕自家姑娘受委屈送几个老妈子说得通,不过先前夫人怕二姑娘另有打算所以尚未安排。”
听到这个董娇终于露出笑容,她愁了好几个月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这眼瞅着距离闵氏生产只剩三个月的时间,她都在考虑如果实在送不进去人要不要重金找不晓阁帮忙,可江湖势力依旧不便,不晓阁再怎么办这事儿,寻的渠道都可能让董家如今最大的秘密泄露,所以她不敢。
如今闵家愿意出手,这比什么都好。
“嬷嬷,董娇在此谢过闵大人与闵夫人,我嫂嫂和她腹中的孩子,就拜托你们了。”她诚心诚意地道谢。
见眼前少年心怀感恩,樊嬷嬷宽慰应下:“夫人说了,都是一家人,二姑娘不必客气,就算为了小姐,闵家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多谢闵夫人,既然嬷嬷以后要留在童家,便同我去认一下家里的人,哪些能用,用来做什么,嬷嬷得有个数。”
她不设防,樊嬷嬷心中更放心几分客气答:“正有此意。”
“走吧。”董娇领着人出去,路上,“哦对了嬷嬷,以后闵家于董家之事上,要用钱的地方都从童记出,我出桑园的目的本就是想办法挣钱接济董家,闵家如今已经出人出力,没道理再替董家出钱。我如今别的帮不上忙,但钱财上不短缺,若有需要闵家开口就是,不必客气。”
樊嬷嬷点头,董二姑娘真的长大了,懂人情世故了。
闵家虽是大族,但分支也多,闵氏只是闵家的一个女儿,总不能长期占用闵家资源,加之董家污名一日未洗清,闵氏就是闵家的污点,用在她身上的银钱越多越容易遭族中众人诟病。
董二姑娘能把这块压力分担下来,闵家能轻松不少。
“我会转告夫人的,二姑娘有心了。”
“好,以后嬷嬷在童家别再叫我二姑娘,你瞧我这身打扮,童家下人可没几个知道我是女子。”
“是,老奴清楚了,公子。”
樊嬷嬷在童宅住下,为了叫下人们不起疑,她主动将府里的杂事包揽到身上,毕竟如果她一个老奴成日在童家吃白饭啥也不干,下人们不免会纳闷自家主子从哪儿弄来这么尊老菩萨供着,不能服众。
而童家正好缺一个管事嬷嬷,她来反倒帮了大忙。
安顿好樊嬷嬷,董娇悄悄去看了眼姜湛,十六七岁的少年,文质彬彬话也不多,把他安排在外院当小厮也没怨言,成日被宋棋指挥来指挥去也不黑脸,脾气好得有些出奇。
正想找借口试探一番,岂料千金楼的小厮来了童家,叫董娇去签收油橄榄。
第六十六章 油橄榄到
嫣娘做事素来周全,她怕那一大堆东西运来童家惹人眼目,特地叫小厮来寻,自己在城外等着交接。
因此董娇到地方时,只见嫣娘坐在车板上,长腿外露风姿万千,那软骨柔媚的模样直叫人挪不开眼。
见她走来,嫣娘抱怨:“怎么来这么慢,我都等乏了。”
谁能拒绝漂亮姐姐?
“叫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