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医嫡女超凶,九州煞神都跪了小说(慕长离萧云州)完整版大结局-慕长离萧云州小说免费阅读
我跑出来的那天,我父亲病了,说是高烧,所有人都去了他屋里,没人管我。
我趁机把库房里值钱的东西拿了不少出来,北陆,等到了北关,那些东西分你一半。”
北陆面对这笔不义之财还有点儿意外,“为什么要给我一半?救你出来的人又不是我。”
“但送我去北关的人是你呀!我想过了,到了北关之后我就不走了,我不回京城。”
“你不回京城?”北陆有点儿意外她的脑回路,“你为何不回京城?”
“京城对我来说不安全。”贺南雨说,“我不能刚出龙潭又入虎穴。
京城依然是贺家的地盘,虽然你们拿走了这三十万兵权,但据我所知,我父亲养在外头的私兵也有好几十万。
他其实并不太重视东关那八十万大军,因为那些人对他并不算忠心。
那是朝廷的兵,一旦用不好容易被反噬。
他的最终目的是把那些兵全都做成鬼军,外面那些私兵才是他的心腹。
这些年他克扣下来的军饷,也是用来养那些私兵了。
所以你们就算拿走这些人,对他来说影响也不算大,贺家依然势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回京城太危险了,一旦被贺家人盯上,那我就是死路一条。
比起回京城,留在北关是最好的选择。
那里又冷又远,而且守着混沌海,边境没有敌人,百姓日子过得十分安稳。
我就留在那里好好生活,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就行。
那些财宝分你一半,剩下的足够我这一辈子混吃等死了。
但愿贺家一辈子都不要找到我,这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心愿。”
……
京城。
随着慕长离回来,次日,芸香也回了西疆王府。
她给慕长离带回来一个消息:“陶婶死了。”
慕长离对于这个消息并不觉得意外,但她还是问了芸香:“临死前她有没有说过什么?”
芸香点点头,“奴婢也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前两日开始,陶婶就一直在昏迷。
我们请了大夫来看,大夫说她已经油尽灯枯,就是在熬着最后一口气罢了。
让我们不用再费银子医治,没有意义。
我记得小姐临走之前说过,陶婶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了,便没再去请大夫。
可是昨天晚上她醒过来了,还很有精神,亲自下厨给我做了碗面。
我们一起用的晚饭,吃饭的时候她就说,她去过地府了,看到她儿子了,也知道她儿子这些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之前她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执着地找了那么些年。
现在知道了,虽然为儿子的遭遇感到难过,但是心里的一块石头也总算是落了地。
有了着落就好,有了着落她就放心了。
只是想想当初,想想儿子离京时对军营的向往与期待,对保家卫国的信心与决心。
她就觉得一切都是一场笑话。
若早知现在,当初不如不去……”
第540章低调
芸香说:“陶婶应该是昨天夜里走的,我今早醒来再去看她,她就已经没有气息了。
小姐要去看看吗?”
慕长离摇了摇头,“不去了,现在去看没有任何意义,你带些银子过去帮忙操办后事。
另外记得多给她和她儿子烧些纸钱。”
芸香一愣,“她儿子……死了?”
慕长离点点头,“死了。他的名字和生辰你知道吧?都写好,纸钱要多烧。”
“好。”芸香应了话,“那奴婢这就去买纸钱。”
“从王府叫几个人过去帮忙,凡事不用你亲自去跑。”
芸香想了想,说:“那奴婢就再带两个人过去吧!凤歌府衙门那边有位官差也去帮忙了,他说跟陶婶认识了许多年,陶婶走了,他去送送。”
慕长离想起那天晚上在街上遇着的那个官差,还同他说了许多话,也不知道是不是他。
芸香走了,小果子也想跟着去帮忙,但芙蓉没让她去。
她说:“你还是小孩子呢!死人发丧这种事别跟着掺和。”
小果子很听话,不让去就不去,又跟着先生上课去了。
慕长离给她请了先生,每天都要上三个时辰的课。
实际上小果子并没有多少时间干活,先生上完了课她还要做先生布置下来的作业。
做完了差不多天也要黑了,芸香和芙蓉就又催着她早点睡觉。
王府里并没有下人挑她的理,大家跟慕长离相处久了也都了解她的脾气。
这位王妃虽说派头也挺足的,但她并没有过于在意身份地位这种东西。
王府里的下人只要一心为王府好、为她跟九殿下好,她就并不会将这些下人当做奴才。
只是所有人都想不明白,王妃为何忽然失踪了许多天,又忽然回来了。
王妃到底什么时候回来的?
关于这个问题,钟齐几次想问,但也几次都没问出来。
他觉得自己不能事儿多,殿下既然没有特别交待,那就说明这件事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
主子低调,做下人的自然也要跟着低调。
所以关于这件事情,钟齐提醒王府所有人:不要议论,不要放在心上。全当没有发生。
包括东关失去的三十万兵马,不管外面的人如何议论,不管是不是全天下都知道是九殿下派人过去接手,并送至北关的。
这件事情西疆王府的人对外绝口不提,将低调进行到底。
如果实在憋不住,就关起门来在府里议论议论吧!
对外低调就行。
关于低调这个事,贺家也在贯彻落实。
他们在病好了之后并没有大宴宾客,对于那些来看过他们和没来看过他们的人,都没有任何说法。
甚至对于听说他们病好的消息之后,想要登门恭喜的人,也都是闭门不见。
贺管家吩咐门房,这几日就算是皇上来了,也坚决不见。
对外说法是贺家人大病初愈需要休息,故而闭门谢客。
但是人们知道,什么需要休息啊!他们只是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
忽然全家病了,忽然全家好了,忽然三十万兵权没了,也忽然发现,皇上面对贺家,似乎已经没有那么听话了。
这件事情让他们非常担心,贺老夫人甚至亲自给贺大将军写了信,着人立即送往东关。
对,是让人去送的,不是飞鹰传书。
她需要一个人快去快回,不但送信,还要看看东关那边的情况,看看贺大将军在失去那三十万兵权之后,是个什么样的态度,其次再问问究竟有何打算。
但是这些,外面的人都不知道。
朝中所有人都在猜测贺家接下来该有何动作,就连女眷们凑在一起说话,说的也多半都跟贺家有关。
人人都知道贺家是不会这样算了的,这笔账一定会找机会再讨回来。
只是眼下这种情况,贺家想找的机会怕是不太好找。
现在的京城跟以前的京城不一样了,现在的朝堂跟以前的朝堂也不一样了。
以前的京城没有九皇子,虽然九皇子几乎不上朝,但朝中却一直都没少了他的传说。
特别是在诡案频频发生的这种时候,九皇子对于凤歌城来说,似乎比贺家更重要一些。
何况人家手里握着八十万大军,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九皇子都隐隐压着贺家一头。
有人说:“是九殿下的人去了东关,带走了那三十万大军。这梁子是真结下了。”
也有人说:“有没有这件事情,他们的梁子也一直都存在,现在不过是进一步加深而已。”
“是啊!注定是死敌,加不加深意义不大。”
“所以这一回合,还是九殿下赢了?”
“应该是吧!毕竟从兵权上来看,贺大将军已经不如九殿下手里的兵多了。”
“那是明面上的,谁能保证贺大将军没有私兵。”
“你这话说的,那谁又能保证九殿下没有私兵呢?”
彼时,慕长离跟萧云州正在街上散步。
说这些话的人,似乎没想到议论中的主人公正与他们擦肩而过。
有人在走过一段路之后回头看了一眼,微微蹙眉,然后压低了声音说:“我怎么感觉刚才看到九殿下了呢?身边那位好像是他的王妃,慕家那个弃女。”
同行的人也回头看了一眼,却没看清楚什么,于是回过头说:“不可能!九殿下跟王妃哪有那么闲,还会来街上逛。”
“而且就算遇见了也没什么,咱们也没说九殿下的坏话,九殿下也认不出来咱们。”
“就是!咱们不过是上朝时站在末几排的小人物,九殿下哪里对得上号。”
“与其担心会不会遇到九殿下,不如担心会不会遇着贺家人,那才是会报复的。”
“所以咱们还是别说了,哪个都惹不起。”
议论的人闭了嘴,但是该听到的话,慕长离与萧云州二人都听了个一清二楚。
慕长离问他:“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跟那位贺大将军正面对上?”
萧云州点点头,“想过很多次。
但其实最开始有这种概念的并不是我,而是西关的老将军。
他在世时就跟我说过,说东关那位早有不臣之心,推贺贵妃生的皇子上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