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泓之李玥妩(裴泓之李玥妩)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裴泓之李玥妩全文免费阅读(裴泓之李玥妩)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裴泓之李玥妩)
就是这样一个刚愎自用的騃童钝夫,却因着皇室的身份,享尽天下供奉,做尽坏事。
只因他是皇子,便是再蠢,也有人为他的权势而依附,也有人为他的未来赌上身家。
就因他们的身份,她想要报仇,就必须迂回设计,费尽心力。
流萤微微抬头,看向湛蓝的天。
好在,她的筹谋终于是有了成效。
一年前,她在摸清宸王性格后,就开始了布局。
奉合先生出身清流人家,早年遍历大乾,后来家族衰败,他屡试不第后,做了个说书人。因着广博的见识和犀利的言辞,积累了一定的名声。
流萤出钱给他在城西买了宅子奉养老母,又请人为他造势,让奉合二字在读书人中广为流传。
借用幕僚院子里的小厮之口,让他们注意到奉合先生的存在。
奉合在流萤的授意下,端着清高的架子,只和王府幕僚浅谈一回再不见客。
三顾茅庐无果,幕僚将此事报给宸王,言辞对奉合的才能多有奉承。
宸王生了好奇,自己去了。
得了流萤传信,奉合在宸王来时,跟堂下讨教的学子们大讲为君为臣之道。
每个点都踩在宸王的认知上,叫宸王对他欲罢不能。
接连上门请他出山几回被拒。
在奉合老母“生病”时,宸王恰好得知,送去府医救治。奉合以报恩为名,答应做宸王的幕僚。
入府半年多,流萤甚少与他来往,最近才在其他幕僚的“引荐”下成了棋友。
铺垫这许多,也只是为今日能得宸王正眼,获得入书房议事的资格。
困在后宅能知道的事情太少了。她必须接近朝堂的核心,才更能分辨局势,做出相应的部署。
流萤忽得就想起了在阳和书院的孟先生。
不知他如今可好?
那时孟先生见她在廊下偷听夫子上课,主动提出要教她认字。可孟先生教给她的绝不只是认字。
一个“人”,孟先生就能从天地初开、鸿蒙伊始,讲到前朝覆灭、大乾建制。
她时常会觉得,孟先生和其他夫子不一样。不光是学识和见解,更多的是孟先生的思想。
他温和又有原则,对学子负责耐心,对女子谦和尊重,就是她这样的帮工,也能得到他的平等对待。
那是她最辛苦,也最幸运的时光。
若没有孟先生的教导,或许在和小婵她们走散后,她就凶多吉少了。即便能顺利上京,面对宸王和姜明慧时也只能以命相搏。
流萤回到姜明慧的院子时,她正在侍女的搀扶下,小步的走动着。
“怎么去了这么久?”
见流萤接了侍女的活,姜明慧自然将重量压过去。
“遇见王爷跟幕僚们说话,就略等了等。”流萤解释,后又补了句,“王爷允了婢子去书房走动。”
姜明慧心里一喜。
按照流萤给她的规划,跟幕僚和宸王麾下的官员搭上关系,是为她怀中孩儿铺路的第一步。
“做得不错。”姜明慧心里满意,随口就把嫁妆里的一套暖玉棋子赏给了流萤。
她对信任的手下一贯大方。
这是姜明慧从姜明姝身上学来的——前世姜明姝做宸王妃时,不时就会给府里的人一些恩惠,拉拢人心。
她不愿养白眼狼,只对自己人大方。
事实证明,她没做错。
流萤对她忠心耿耿,都开始为她腹中的孩儿铺路了。
“王爷等会儿会过来。”流萤说。
宸王去找许侧妃是为寻求乖顺和臣服,偏偏今日的许侧妃不能叫他如愿。
借口朝堂上王家为静王帮腔的事找姜明慧要说法,宸王正好摆脱许侧妃的哭闹。
只是,两个女婿各有阵营,永宁侯又该如何选择?
流萤眼中闪过一抹锐利。
姜明慧讥讽许侧妃的话还未出口,就听门口通报宸王过来了。
主仆二人对视,皆是了然。
宸王扶起行礼的姜明慧,摸了把她浑圆的肚子,拉着人坐到榻上。见流萤在,他当即就说了许侧妃的事。
“并非婢子克扣,府上侧妃自有份例,这是宫里的规定,婢子也不敢擅自更改。”
宸王早知如此,道:“那就从本王的账上走。”
流萤面露难色。
宸王蹙眉,“这也不成。”
“并非如此,只是……”流萤故意顿了下,“许侧妃这个月已经从您账上支了五百两买首饰。账房是内侍省挑出来的人,若是消息传到宫里,怕是对王爷的名声有碍。”
她咬重了内侍省三个字,宸王的脸色果然阴沉了下去。
内侍省都知是官家的亲信。
宸王才决定要收敛,结果挥金如土、锦衣玉食的名声先传到官家耳中了。那他后面做的事,还有什么用!
“五百两!是谁给她的权力?”宸王招来长随,“传本王的口谕,许侧妃停月例……一年,日后也不许再从本王账上支取银钱。”
长随忙应了,退下去时和流萤视线相交,很快就移开。
宸王心气不顺,本打算揭过的事,又倒了出来,“王家是何情况?岳父他到底是什么想法,怎会选静王的人为女婿!”
姜明慧早得了流萤的指点,当即道:“日后我会常去府上。我们这边与永宁侯来往密切,静王肯定会对侯府和王家有芥蒂。到时,他们能依靠的也就只有王爷您了。”
宸王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
他摸着姜明慧的肚子,道:“辛苦你了。等你诞下皇长孙,我们的处境就不会这样艰难了。”
第137章 公凭
一个在前朝无用的男人,才会将希望寄托在妻子和妻子的肚子上。期待儿子的出生,能为自己增加一份筹码。
流萤放缓泡茶的速度。
可宸王注定要失望了。
姜明慧腹中的孩子已经八个多月,太医早就诊出是个男胎,说是秘而不发,实则早在朝堂传遍了。
她不信静王会放任宸王先自己一步有了儿子。
静王被幽禁凉山,鞭长莫及也就罢了,可静王不日就会回京。
流萤刮去茶水上的浮沫,动作轻盈。
她无需动手,只要紧盯着府里的人。在静王下手后,把人证交给宸王。
宸王自己对静王的孩子动手毫不心软,但静王敢对他的儿子动手,定然要不死不休。
皇帝马上就六十了吧。
听府医说,上过战场的人多少都会留下暗伤,折损寿数。皇帝看着身体强盛,可内里如何谁又知道。
他能经得起两个儿子的几番折腾呢?
萧家绝后,这江山也总要有个人继承。
流萤想,她该走下一步了。
“阿嚏!”
良平紧了紧衣衫。已经四月天,他却着凉了。
大夫说他上回吐血伤了心脉,有损寿数。
他倒也不怕早死,只这身体虚弱太多,动辄风寒入体,叫他想做些事都要小心翼翼。
帮着鲁通判将四大家族审案口供整理妥当,他抱着鲁tຊ通判给他准备的手炉,去寻裴泓之。
两浙的事已处理完毕,剩下的琐事都能交由鲁通判去做,他们也该动身回京了。
裴泓之落下最后一字,收了笔。
“且再等一日。”
“可还有事未成?我帮你料理。”
裴泓之摇头,不欲多言。
良平望向一旁的李玥妩。
她眉目平和,不急不躁。
“李娘子不想早日回京?”
李玥妩自然心急,可报仇也非一日之功。裴泓之说要等,自是有另外的打算。那便等着吧!
隔日,无为回来,递给了裴泓之一个布袋。
李玥妩看他从的布袋里倒出了三个背面糊了锦帛的纸卷。
他撑开其中之一,看过后递给了李玥妩。
才将卷曲抚平,李玥妩就看到了左侧用方正的楷体写着的“公凭”二字。
李小婵,江南西路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