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农门世家,被逐出族谱后她不装了陈岁岁全文全文免费阅读_(农门世家,被逐出族谱后她不装了陈岁岁免费阅读无弹窗)农门世家,被逐出族谱后她不装了陈岁岁全文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农门世家,被逐出族谱后她不装了陈岁岁)

时间: 2024-08-17 10:31:26  热度: 13℃ 
点击全文阅读

  果然,在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的情况下,一碗野菜汤都能让人这样满足。

  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因为有她在,她不会让家里人在忍饥挨饿。

  吃完饭后,岁岁央求陈老二带着她去镇子上,陈老二走路不稳,卖掉灵芝后还要买锅碗瓢盆,带上岁岁,正好帮忙背东西。

  就这样父女二人大中午开始赶路,走到镇子上时,别人都快吃晚饭了。

第6章 卖灵芝

  饶是在这里每天都要干沉重的农活,岁岁第一次走出村子,也吃够了交通不便的苦,看到镇子路口的那一刻,感觉自己的腿都被磨短了半截。

  镇子并不大,但因为四面八方十几个村子都在这里赶集,倒也热闹。

  父女二人找到一家医馆,掌柜的拿着血灵芝摸索了一会,又挂在秤上称了一下:“血灵芝虽然价格昂贵,但这个个头小,分量轻,十贯钱,不二价。”

  十贯钱,那可是一笔巨款了,陈老二正准备出手,岁岁挡了下来:“掌柜的,我们也不了解行情,在考虑会儿确定了我们在卖,您看可以吧!”

  那医馆掌柜的自然知道岁岁父女二人是到别处打听价格去了,也不恼,只说是没有更好的买家了拿过来他收,这镇上大一点的医馆总共也就四家,最终,一番讨价还价下来,以十贯再加五百个铜板的价格成交。

  “还是岁岁机灵,不然,咱不白白损失五百文钱嘛,五百文钱快赶上我们以前一年的收成了。”陈老二手里攥着沉甸甸的铜板,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金银并不常见,市面上主要以铜板作为流通货币,一斗大米,12斤半,要十个铜板,1000个铜板就是一贯,按这个物价计算,一贯钱的购买力是相当的可以了。

  一大家子一年辛辛苦苦下来都有可能挣不到一贯钱,所以之前李翠娘知道陈老二看郎中花了一贯钱时,才会破口大骂。

  大米这样的东西城里有能耐的人经常吃,但庄稼人日子过得辛苦,却是舍不得吃的。

  父女俩只给年幼的虎子买了半斗大米,又买了大半袋子玉米面,玉米面价格还不到大米的一半,实惠多了。

  然后就是锅碗瓢盆,岁岁扯了几尺耐脏的布料和针线,拿回家让沈淑给一家子做衣服用,这些东西已经花掉了两百文钱。

  一家子缺的日用品还很多,但这次没有雇车,再多一些,两个人就直接拿不上了,回家的路上,岁岁看着走在自己前面一瘸一拐的爹爹,暗自感叹不论在哪里,钱都不经花。

  今天灵芝卖了十贯半,还债花了一贯,买东西花了两百个铜板,现在手里只余下九贯零三百个铜板。

  也不知道买里正家的宅子要花多少钱,陈老二还清了债务,背着半袋粮食都感觉不到累,岁岁已经在心里算了一笔账,盘算着以后做点什么生意贴补家用。

  这天晚上,岁岁父女俩背着米面和锅碗瓢盆爬到半山腰时,已经没有了前一天晚上被赶出家门的丧气,沈淑看到两人身上沉甸甸的东西,紧皱的眉头总算是松开了。

  得知他们已经有九贯钱的巨款时,乐开了花:“简直就像做梦一样,我到现在还云里雾里的,今天中午我们做饭还要借人家王婶家的锅,才过了半天,我们就不输这村子上的任何人了。”

  陈老二浑身都是汗,直接让沈淑剪了一块新买的棉布,当起了擦脸毛巾:“是啊,我们运气真不错,多亏了岁岁。”

  晚上虎子吃着香喷喷的大米粥,高兴的不知道怎么表达,就在原地转了几个圈圈,吃了几口后,还拿着勺子一定要给每人喂一口才继续吃。

  想到丫丫面黄肌瘦的样子,岁岁特意多熬了点大米粥,给丫丫盛了一碗,岁岁将碗递到丫丫面前的时候,丫丫都懵圈了:“姐姐,这是给我的?”

  “没事,说不定以后我们顿顿都能吃到白花花的大米饭,你和虎子还小,丫丫快吃吧!”

  岁岁背对着丫丫,继续给他们仨煮面糊糊汤,没有看到丫丫含在眼眶里的泪水,从来没有人会拿她和虎子相提并论,因为家家户户都这样,男孩就是矜贵,即便家中在贫困,男孩得到的也要比女孩多,丫丫没想到姐姐会将她看的和虎子一样重。

  一旁给一家人赶着做衣服的沈淑将一切看在眼中,对上陈老二的目光,夫妻二人相视一笑:“虽然大壮走了,但是我们岁岁长大了,知道心疼弟弟妹妹了。”

  在漆黑的夜里,一家五口蜷缩在狭小的山洞里,却对接下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丫丫终究还是没有舍得将大米粥吃完,吃了小半碗后,说她饱了,将粥放到正在喝野菜糊糊汤的姐姐和爹娘面前,三个人推来搡去,最后在沈淑的坚持下,剩下的大米粥全让岁岁吃掉了。

  想到自己以后的打算,这具身体确实太差了,岁岁便不再推让,津津有味的吃掉了她穿越以来的第一顿大米饭。

  难怪丫丫会感动到不敢相信,饶是岁岁这个现代人,穿过来喝了几个月的野菜汤后,以前索然无味的大米粥,现在闻着,竟然感觉香味绵长,入口的那一刻,细腻的口感让她十分满足,被粗粮粥、野菜汤虐待了好几个月的嗓子和胃终于得到了片刻的安慰。

  第二天天一亮,陈老二连早饭都不吃,就朝着里正家走了去。岁岁不放心,便一起跟着去了。

  走到里正家,正好赶上人家吃完早饭收碗筷,看到陈老二父子俩,里正的第一反应是这家子饿的抗不住,上门打秋风来了。

  但乡里乡亲几十年,再加上里正家也不缺吃喝,不等陈老二说话,便吆喝着让儿媳妇赶紧再做些饭来,又招呼老婆子,将去年的粟米给陈老二装上半袋子。

  “别看是陈米,到底是粟米,比那些粗粮精细多了,虎子还小,吃粗粮伤胃,你们趁现在野菜多的时候,上山多挖上些,晒干存着,虽然晒干的野菜吃着柴了些,但总能扛过冬天。”

  见里正误会了,陈老二刚要解释,里正又自顾自的说道:“过几个月地里的地瓜挖了,我会再给你送些来,你爹是让猪油蒙了心,到底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如今又不是灾荒年,哪能真的看着你饿肚子。”

  听里正说了这么多,陈老二先前尴尬的无处安放的双手这会儿紧紧的握成拳头,岁岁知道老实敦厚的爹爹已经将里正的这份情谊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第7章 乔迁之喜

  里正的慷慨解囊是岁岁之前也没想到的,但岁岁并没有像爹爹一样感动的一塌糊涂。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里正在他们被赶出家门的那一晚没有任何表示,如今,他们上门了,里正以为他们是借粮来的,便也没让他们难tຊ堪,直接将粮食拿了出来。

  里正这样做,无非就是为了让陈老二一家记得他雪中送炭的好,当天晚上就拿出粮食哪有今日他们饿的饥肠辘辘时再拿出来让人感动。

  岁岁不动声色的跟在后面,对这个已经白发苍苍的里正生出一股敬佩之情,陈家庄是个大村子,要七十多户人家,人家能当上里正,还让大伙儿心服口服果然是有原因的。

  里正媳妇已经麻利的将粟米放在了院子里,里正话说到位了,也停了下来,陈老二终于有机会说出自己来的目的了:“伯伯,我不是来借粮的,现在我们一家在山洞里住着呢,长期下去不行,所以我想买下你家那套闲置的老宅子。”

  “买宅子?”里正惊得突然愣在当场,心里寻思着都被赶出家门了,哪还有钱买宅子嘛!

  于是便直接报了最低价,毕竟他觉得陈老二是真的没钱买:“那宅子空着也是空着,有人买的话我自然是十分乐意的,只是宅子虽旧了点,但地方大,房子也结识,买的话最少要两贯钱,你这……”里正断断续续的边说边看陈老二。

  “两贯就两贯,那我回去给你拿银子,叔你给我把地契准备好,我想着今天赶紧收拾一下,今晚就搬进去,不然夜里风大,我担心住在山洞里孩子受凉。”

  陈老二说完,人已经走出老远,里正还没缓过劲来,他不是来要粮的?还把我的房子买走了,他哪来的钱?

  陈老二瘸着腿,还走的飞快,岁岁昨天赶了一天的路,腿都肿了,被陈老二远远的甩在身后,欲哭无泪,果然人逢喜事精神爽,竟然走的这么快,不过,一套宅子才花了两贯钱,岁岁之前确实没想到。

  买房子,其实最重要的是房子下面的地,这个时代,有很多农户一辈子连自己的地都没有,都是租佃地主的田。

  陈家庄除了逃荒来的外姓人,陈氏一族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田产,所以是实打实的富庶村子,而土地的价格也是极其昂贵的。

  赶回家的时候,正好听到陈老二在沈淑面前臭显摆:“一套宅子,才要了两贯钱,我感觉里正伯伯是以为咱没钱买,只是问问,所以才说的价格低,不过,我刚进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