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季庭柯罗敷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季庭柯罗敷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

时间: 2024-08-17 09:41:20  热度: 17℃ 
点击全文阅读

  轻飘飘地,一个“的”字刚落地。

  下一秒,小丫头察觉到自己头上一松,她满头的细软发,就这么呼啦啦地、散了满脸——

  她的辫子,一下被男人拆了。

  小女孩猛地一惊,顶着那样的造型、疯子一样地,要去抢回对方手里、自己的小皮筋。

  男人半曲了一腿,半蹲下来、很平静地和她对视。

  他摊开手心,举着那枚小发圈:

  “现在呢?”

  男人的脸侧着,面腮微咬、有股居高临下的意味:

  “大师傅说过的话,可不止那一句。他还说过——”

  对方昂着下巴,慢慢地点了点地:

  “小居士的奶奶,每天都来五台山爬咯台台

  台阶

  。奶奶还没到台顶,居士们就能听见她喊小居士的声音。”

  “你说,这又是为什么?”

  眼前的女孩子,终究还是太小了。

  男人似乎没能指望她懂,没指望她回答。

  他声音低低地,一边一气说了个明白:

  “这人啊,一旦上了年纪,耳朵不好。

  对于自己发出的音量,就无法准确估测。她们只觉得自己听不见,吼出来的声音、自然而然地也就跟着抬高。”

  一边,细长、关节分明的两指曲着皮筋,不留情面地弹回了小女孩的手心、疼得她“啊”地一声叫出来。

  男人的面上沁出点微亮的清辉。他不咸不淡地扯了扯嘴角,还在问:

  “知道了吗?”

  小孩子也有身骨,硬着不服气。

  她捂着手心,似乎是有“呸”对方一句的打算。

  忽地,终于意识到自己自己身处何地,急急地将话咽了回去。

  她翻着眼睛:

  “那你的意思是说,前面、在食堂喊的那一个,也是上了年纪、耳朵不好喽!”

  当然,不是。

  男人微一摇头,似乎想到了什么,自己都跟着冷笑了。

  “她就是单纯地没素质。”

  说来说去地,竟还是绕回来了。

  年龄小的孩子,情绪不会掩饰,将鄙夷完完整整地写在了脸上。

  她望着天,鼻尖是夹杂着牛屎味的饭菜香,颇为纠结地咬住了自己的小皮筋:

  “算了,我小人不计大人过,不跟你计较了。”

  她扯了扯男人的衣服下摆:

  “我刚刚都听到了,在大师父的禅房里——你说,你明天、就打算下山?”

  男人没有否认。

  他深邃的目光里,藏了太多、一个七岁小女孩所看不懂的东西。

  她只觉得对方此刻的眼神,既复杂又陌生。

  同样地,她也听不懂他打了哑谜的话。

  什么:

  “下山的路,尤其是到护银钩的路,都太难走了。她一个聋子,搞不定的。”

  她,是谁?

  谁,是聋子?

  那样的态度、莫测的神情,对于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女孩来说——

  她只在自己的同桌为自己拉票投选班长时匆匆见过一面:

  那个总是用橡皮来回搓自己手背、搓出皴来才罢休的小胖子。他扭捏的模样和眼前男人口是心非的表情,几乎完全重叠。

  唯一的区别,是对方比那个小胖子,藏得更好、更深。

  他的神色总是闲散而淡,又比别人多了一丝锋芒。

  小女孩似乎联想到了什么。

  她凑近了,指着男人的鼻子、质问出声:

  “你是不是,认识前头那个没素质的女的啊?”

  也是意料之中地,男人淡淡地、又把她的手指弹了回去。

  “小居士,佛门圣地。口乃心之门户,口闭心沉。”

  他额上的青筋跳了一跳,很克制地:“止语。”

  于是,刚恢复片刻寂静的山头,又传来一声尖利、愤怒的童音。

  毫不客气、连名带姓地:

  “季庭柯,你休想再骗小孩了!大师父说了,只有礼佛、讲经、吃饭的时候才需要止语!”

45.小师兄

  这一声“季庭柯”,借着罗敷干吼的绕梁余音,也传到了前头斋堂、布粥居士的耳朵里。

  对方吓了一跳。

  手一哆嗦,铁勺都跟着掉进了深窄的粥桶。

  一滴粥汤溅tຊ到了罗敷的脸上,她伸手、用指腹抹去了。

  女人的目光追随着餐盘里、小花卷上沁着的葱油,她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

  更像是,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

  倒是同行的学生一队中,给过罗敷一支葡萄糖的女生端着粥碗走近了、连比划带模拟口型地告诉她:

  居士们说,吃完了要记得自己洗碗。

  对方显而易见地不敢发出丝毫声音,一手还指着斋堂里、墙壁上写着的:

  “止语” 二字。

  *

  当天夜里,作为四周没有遮挡物的最高台顶,山涧的风毫无遮拦地鼓动、呜咽。像是香客被噤声、“止语”后从喉间憋出来的凄厉诉状,间隙传来低低的佛告声。

  在望海寺、在东台顶,三千世界的菩萨都在喃喃低语。

  罗敷只在那低语间隙,匆匆眯了一小会儿。

  次日,女人从通铺上爬起来、连眼下都蓄了一小簇阴影。

  与之对比强烈的,是那一群兴奋得几乎整夜没睡的学生。

  他们花小钱,从台化镇本地人那里租了军大衣。裹着厚厚、笨重的外套,清晨的第一缕日光洒在高山草甸、牛和马的背上,倾泄在他们年轻的脸庞上。

  他们细密交谈,压抑着、小声为眼前的日出而尖叫。

  罗敷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

  为了躲开嘈杂,她主动避到了更僻静的望海寺院墙之内。

  匆匆休整一夜,让女人的嘴巴在张合间,高反的负面影响弱化了几分。

  她终于有精力,去打量寺内那座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的“石砌覆钵塔”。

  石砌覆钵塔,又称“笠子塔”。

  该塔的塔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束腰刻佛莲;瓮形塔身,正南开龛,相轮刹身、无华盖。

  而在塔身之下,镶着一口由红漆刷满的“功德箱”。一旁的红木几上侧卧睡佛,菩萨肘下枕着的地方,被香客们自发地塞满了供果。

  有一角西瓜、苹果、梨子,还有山间的野果子。

  以及,从侧边、横插着伸过罗敷面前来的,一只沾满了香灰的手。

  这是一只属于幼童的手。

  整个手掌,还不如罗敷的半个巴掌大。

  鬼鬼祟祟,又目标明确地奔着果子而去——

  偷供果来的。

  罗敷脑子转得快,手里的动作更快。“啪”地一声,一巴掌拍在那小小、富有肉感的手背上。

  稚嫩的童音,愤怒地“嗷”了一声。

  “你干嘛!”

  毫无威慑力的质问。

  罗敷右绕于塔身,她冷淡地向下瞥了一眼。

  齐自己腰侧的位置,立了个虚虚捂着手背、脸气得都皱在了一起的小姑娘。

  对方捂着手背的动作很熟练,像是常年犯错、被那戒尺敲打过无数次。

  面色透了股日晒风吹后的黄黑,居于高原、颧骨处绽放两坨喜庆的红。

  她瞥到小女孩头顶,那一小颗圆圆的发旋,轻飘飘地定义下罪名:

  “你偷东西。”

  “偷?!偷——”

  小孩子喘着粗气重复了两遍。她拧着脖子看了一圈儿,确认大师父不在院内后,眼疾手快地抓了两颗苹果——

  一边冲着罗敷:“你别胡说哦。”

  一边,用衣服下摆兜着苹果,料子裹好、来回滚了几下,就算“干洗”过了。

  其中一颗,她献好一般、转手递给了罗敷。

  山林间长大的幼子,心思纯良、哪怕有一份心机都明明白白地刻在脸上。

  理直气壮,又带一丝心虚地:

  “师兄说过,神佛们都没有嗔恨心,不会轻易降罪。

  更何况,这是供果、受过香火供奉——”

  她像个小骗子,像个坑蒙拐骗的江湖术士。

  “只要心怀恭敬,即便偷——”

  “不,即便吃供果、也是培植福田的重要方式。”

  在俗世的认知里,供果都是“有福”的。

  果意味“圆满”,是心灵上的“禅悦法食”。

  每日,东台顶、望海寺不知有多少香客来,求得大师父开许带回供果,再数以十倍地回向给有情众生。

  没有人,能够拒绝供果。

  但出乎这年幼的女孩子意料之外地,

  眼前,她想用供果收买的女人,并没有伸手去接自己递过去的那颗果子。

  对方半张的口中,始终咬着重复她那一句:“神佛都没有嗔恨心”。

  女人的眉眼里凝了化不开的雾,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