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舟李子琰(锦鲤宠妃:太子妃冠绝京城)全文免费阅读_周舟李子琰(锦鲤宠妃:太子妃冠绝京城)章节免费阅读-笔趣阁
如今,素和万盈是周舟这个女子商队的编外人员。
至于她的嫁娶……
素和曹都表示,人我一年都见不着一回,怎么嫁?怎么娶?
当然,如果他想抓素和万盈回来,自是一下子就能抓到的。
不过她是他唯一的妹妹,所以他愿意宠着点,嫁不嫁,皆遂她愿,毕竟又不是养不起。
再说李梓潇,初到北域,她确实不太习惯,甚至跟杨煜安有着不少隔阂,要问日子过得好不好,物质上是没有什么短缺的,就是不太适应。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两个在朝夕相处间,关系逐渐缓和。
当然,最主要的是,李梓潇发现,那个京城浪荡子并非真正的纨绔子弟;杨煜安也在生活中发现了许多顺安公主的好。
日子终究是要过下去的,那就看宽些。
要说他们两个关系好转点,那就是某年冬日,敌军来袭,李梓潇被困别院。
她躲在门后,紧紧握着杨煜安交给自己的这把削铁如泥的匕首,脑海不断回忆着他教自己的使用方法。
门“嘎吱”一声被推开了,阳光透过窗子洒在那人的脸上。
待看清那人的脸,李梓潇紧绷的那根弦终于断掉,狼狈不堪地倚靠在墙壁上才没能跌倒,大口大口地喘息。
杨煜安一把将人抱起,护在怀中,“对不起,我来迟了。”
经此一遭,他们的关系快速升温,两个人的心也逐渐靠近。
可惜,恩爱两不疑的他们,一直未能怀上,不过两个人还年轻,上头又有那么几个兄嫂,所以大伙儿都不着急。
这一点,他们比周舟还有李子琰好上不少。
不错,东宫太子妃也一直未有身孕。
女子三年无孕,确实应该着急,更何况他们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所以,楚皇后也在周舟面前刺过她几句话——

“你与太子成婚多年,怎么还没动静?”
周舟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回答,“母后,太医院来请平安脉时,都说我身体康健呢。”
楚皇后脸色变了又变,差点儿一口老血喷出来,可找不到什么话儿来反驳她。
毕竟,周舟看着瘦弱,可身子骨壮如牛,嫁入东宫三年,就没见她生过什么病;反倒是李子琰,一年总有那么两回风寒。
所以……
东宫一直未有后嗣诞生,被怀疑不能生的不是周舟,而是李子琰。
养心殿内,宸泽帝面上看着平静,可眉心上的焦虑还是透露出了他内心的不安。
太医刚收回把脉的手,他就急切地问道:“如何?太子的身子可有什么大碍?”
太医捋了捋胡子,回答:“殿下身子骨强壮,与常人无异。”
“身子强壮?”
宸泽帝也不知道是松了一口气还是不信任,反正语气中并未夹杂惊喜。
太医捋胡子的手顿住了,这……这是什么语气?怎么听到太子身体健康,皇上看上去仍旧不开心呢?
很快,他就知道答案了。
“那为何一直没怀上?”宸泽帝眉头紧锁,很是不解。
倒不是他多着急抱孙子,毕竟三皇子,也就是崇安王已经生下两个皇孙了;他担忧的是,李子琰真的命中无嗣,那皇位该何去何从?
虽说他身强体健,还能活上个十几二十年,可现在还能再培养出一个像李子琰这样合格的继承人吗?
因此,宸泽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李子琰收回了手,将挽起来的袖子放了下去,看向宸泽帝,宽慰道:“父皇,别太担心,许是机缘未到。”
头疼的宸泽帝暂时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了,摆摆手,叫他们退下。
从养心殿出来,李子琰来到了明德殿。
刚刚踏入,就看到周舟已经坐在那儿百般无聊地抛着毛笔玩儿。
毛笔打着转从空中落下,被她稳稳地接住,而后再次往上抛,周而复始。
不错,永靖侯府退居官场后,在宸泽帝的暗示下,周舟开始接触朝政。
从一开始的李子琰将奏本抱到长信殿与她一起翻看,到后来的周舟借着送点心、汤汤水水之类的进入明德殿,再到光明正大的出入明德殿。
现如今,周舟时不时会出现在御书房听宸泽帝、太子殿下与朝臣商讨国家大事。
当然,最开始,朝臣对周舟的出现有些诧异,不过见她端坐在一旁,给两位主子泡茶、斟茶,并不插话,也就当她不存在。
再到后来,周舟面前的茶盘变成了宣纸与毛笔,她的工作也从泡茶变成了记录会议。
但周舟仍旧安安静静地在那儿坐着,从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因此,朝臣也没有多少意见。
如今,宸泽帝偶尔会询问周舟的建议,朝臣既然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下,觉得这是正常的,没什么好吃惊的,所以也就一致保持沉默,并未有人说这是不妥的。
所以,周舟出现在明德殿,在李子琰意料之中。
只是……
在周舟将毛笔抛起来,毛笔落下时,他伸手截住了半空中的毛笔。
“怎么了?”李子琰柔声问道。
第164章 女红
周舟抬起了头,撇了撇嘴,并不回答。
李子琰的手指翻转,毛笔笔杆在他指尖快速旋转。
而后,他将笔递到周舟面前,“嗯?怎么不开心?”
周舟接过毛笔,挂回笔架上,答非所问“今日,我去给母后请安了。”
“所以?”
李子琰挑眉看她。
周舟轻哼一声,指向旁边的那打奏折,“所以,殿下准备什么时候处理公务?”
这……
“现在处理。”
李子琰忙举手认输,不再打扰心情不太好的周舟。
周舟已经将奏本归类好,至于那些奏安折,她也全权处理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奏事折,没写什么实质上的事情的,她也都改了;写了有用的东西的,周舟在上面批了注释。
因此,李子琰处理事务的速度很快,不过一个时辰,就将东西看完了。
但一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李子琰的脖子还是有些发酸。
李子琰艰难地抬起了头,伸手捏了捏发酸地肩颈,长舒一口气,见周舟那边的算盘声还是没有停下,便走到她身旁,帮着看了一眼。
“这似乎……不是东宫的账目?”
“嗯。”周舟头也不抬,快速打着算盘,也不忘回复一下,“这是我名下的产业。”
如今,进账大多来源于清荣管理的玉颜坊;至于商队,跑南闯北这么些年,虽混了点名声出来,可论赚钱,还得比不过玉颜坊。
许是缺少那么点儿机缘吧?
周舟觉得有些遗憾,可很快又释怀了。
至于清荣,如今已是大姑娘,玉颜坊的女郎因成年嫁娶,已经换了一批女郎,而清荣一直奋斗在一线。
周舟也曾问过她,“你可有意中人?”
“有啊。”清荣毫不犹豫的点头,“银子就是我的意中人,而且越多越好。”
“我做梦都会梦到,床上的被褥里头,装的不是棉花,而是一张又一张的银票。”
说到这里,清荣露出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周舟皱眉,仔细思考了一会儿,最后非常确定,自己从来没有亏待过她。
所以……
她这个掉进钱眼儿里的模样,应该是在遇上自己之前就染上的,与自己无关。
姑娘大了,却还不想嫁人。
周舟觉得无所谓,毕竟她都是那么大人儿了,还会不清楚自己该走什么路吗?
说回明德殿,话说李子琰看了看总流水,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我竟不知你是个富婆。”
周舟将最后一个数算好,也就顺手合上了账本,“不过论起产业,殿下的银子,比我这儿的,只多不少。”
这倒是事实。
没办法,家底不一样,起点差距太大,周舟追赶了这么多年,仍旧没能赶上。
两个人的事情总算是处理完了,他们也不着急回去,往屋内走去,那儿放置了一张床,一张软榻,供人休息,小憩一会儿。
两人脱了鞋,往软塌上靠去,一人一边,再命人送来果酒和点心来。
虽说现在才是初冬,可天气已经有些冷了,喝些热酒,正好可以暖暖身子。
常意应好,躬身退了出去。
无论是去御膳房还是回东宫小厨房,这距离都不怎么近,因而周舟打开了抽屉,从里头拿出了针线以及绣到一半的贺寿图。
李子琰看着她一双素手,轻轻地捏住针口,一上一下,穿梭在布料中,不免有些好奇。
“这东西,可难学?”他问。
“殿下不妨试试?”周舟提议道。
毕竟,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身去实践。
听到这个,李子琰跃跃欲试,从周舟手上接过工具,然后周舟在旁指导。
“从这儿下针。”
听到她的话,李子琰有些犹豫,“我这一针下去,将你这幅图毁了该如何?”
“无妨,”周舟摆手,表示没事儿,“这是给母后准备的生辰礼。”
自己要是做成鬼样子,她可能不敢送出去;可要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