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赞小说(秦佳周书珩小说免费阅读)完结阅读,秦佳周书珩在线阅读
“可能会有点疼。”
我极力避开陆辞的目光,良久才道:“臣的伤处……不好看。”
陆辞沉默着用细布缠好伤口,半晌在我肩头轻轻落下一吻。
“这是你为大燕受的伤。”
他就这样把我圈在怀中:“这些年,辛苦你了。”
一句轻轻的话语却蓦然让我红了眼眶。
三年前父兄相继战死,我第一次独挑大梁,在战场上舍命拼杀挣得一身军功,才没辱没了叶家英魂。
我身后背的是整个大燕的黎民百姓,人人都只道我战无不胜,骁勇无匹,却少有人对我说过一句辛苦。
就好像这么多年走来的苦苦支撑,如今终于有了可以依托之处。
“别哭。”
陆辞伸手轻拭去我脸上的泪,我这才发觉眼泪已不自觉夺眶而出。
第25章
似觉丢脸,我忙用手胡乱擦了一把,再一抬头,除了眼眶仍红,已经看不出流过泪了。
“以后不会了,你的身后有朕。”
闻言我却不禁一顿,回想起前世他也曾说我的身后有他,我大可以放心施展拳脚抱负。
但我等来的,却是被褫夺兵权,软禁在府,从此远离朝堂。
就连出征讨伐南羌的机会,也几乎还是母亲用命换来的。
我已经不敢再将将军府和自己寄托在这缥缈不定的爱意上了。
“周书珩,你不信朕?”
我沉默得太久,都有些出神了,听见陆辞冷寒的声音。

我骤然回神,心下一颤,从陆辞怀抱中脱离。
“天色不早,臣该回府了。”
我从未在陆辞面前如此失过态,说罢便有些慌乱的告退离开。
陆辞也不曾出言,甚至没有任何动作,走出几步远我不禁回头瞥去。
那道玄色的身影仍伫立原地,灰暗灯影下,尤为孤寂。
我狠下心收回视线,再不敢回头。
刚一回府便看到老管家略有忧虑的神色,心下一紧,疑惑问道:“怎么了吗?”
“将军为大燕出生入死,立下如此功劳,外面竟还有人传……传……”
老管家没再说下去,我却听明白了,前世亦是如此。
“传我手握重兵,是意欲谋反?”
“将军怎么知道的?”
老管家脸上立即闪过莫大的惊惶,看了看四周,才压低声音道。
“将军不要在意他们,这都是无稽之谈。”
“我若是什么都在意,早就累垮了,还怎么做这镇国将军?”
毕竟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管家,见他如此担忧不免要安慰一番劝他放心。
“何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过我会想办法的,您别担心。”
“只是这些事,也不要让我母亲知晓,我不想让她为我多费心神。”
陆辞虽然如今对我不似前世那般凉薄,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我避无可避。
但至少,我得护住将军府,决不可再让前世之事重演。
我绝无法再承受失去母亲的痛苦。
紫极殿。
早朝之上群臣叩拜,陆辞身着明黄龙袍正坐在龙椅上,矜傲威严。
“陛下,如今南羌之战大胜,叶将军也是时候交还兵符了。”
出乎意料的,这次出言的却是丞相柳元化。
“如今天下安定,叶将军身为女子,还是该卸甲归田,相夫教子为重。”
“叶将军如今身在京都,难道还要紧握兵符不成?”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剑皆指向我。
只是这一次,我已经没有了想与他们争辩的欲望。
我顶着陆辞愈发阴沉的脸色,单膝点地将兵符双手奉上。
见我如此顺从便交出了兵符,方才还咄咄相逼的众人也有些哑然。
“臣如今凯旋,理当将兵符交还陛下。”
余光瞥去,陆辞的阴沉的脸上仿佛笼上一层寒霜,望向我的眸中却透着一种莫名的忧愁。
我不由一愣。这不是正是你所希望的吗?
这一次,不用他再出言相逼,我主动交出。
重活一世,我不愿再被陆辞所忌惮而离心,交出兵符也正如他所愿。
陆辞冰冷的视线在我头顶驻足,久到我双手托举的动作都有些轻颤,陆辞才一字一句咬牙开口。
“如此,甚好。”
第26章
宫人闻言才终于从我手中接走兵符呈给陆辞。
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起码这一世,我没有被软禁在府,也没有远离朝堂。
陆辞那双好看的剑眉却始终没有舒展。
散朝后,陆辞身边的大太监范驰海却拦住了我。
“叶将军留步,陛下御书房有事与您相商。”
我眉心一跳,等到了御书房,陆辞却挥退左右,开门见山。
“周书珩,你不信任朕会护着你?”
“臣信。”
“那为何今日朝堂之上,你一句不辩便将这兵符交了出来,朕想为你回护都不能。”
我怔在原地,前世我曾奢望地看向过陆辞,但得来的是他的沉默,他的默许。
今生我放弃这个可笑的想法,而陆辞却意欲为我回护。
良久,他叹了口气:“罢了,你先去母后宫中问个安,今日留下来一同用个午膳。”
我点点头,两人都默契的不再提起这话题。
永宁宫内。
陆辞来时,宫人正忙着布菜。
太后见了他,立时喜笑颜开,忙拉着陆辞坐下。
太后为陆辞夹了一箸菜,眼角带笑。
“哀家人老了,你又总忙,哀家什么时候才能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哦?”
太后旁敲侧击的探问不轻不重的敲在我心里。
我看着桌上精致的菜肴,却提不起一点食欲。
陆辞手下一顿,不着痕迹的看了眼我:“儿臣正当年,母后何必着急。”
啪。
一声轻响,太后将筷子磕在桌上,气氛一时凝结。
“你倒是不急,就是可怜了柳氏,你近日也没去看看她?”
太后状似无意地瞄了一眼我,才重重叹了口气。
“她不慎失了孩子忧伤郁结,你有空不妨多去看看她,莫要让外人以为我皇家薄幸。”
陆辞这才拧眉露出了些许不悦,但到底没有拂了太后的面子。
“朕知道了。”
太后也看出了陆辞的心情不虞不再谈及,一顿午膳过后,竟是有些不欢而散。
一月过后,太后在玉津殿摆下寿宴邀群臣同庆。
帖子送来时宫人还特意嘱咐了一句。
“陛下还说了,无论如何,请将军务必前去。”
我接过帖子的手顿时一滞。
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