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我在相公铺子里当伙计小说(祝景澜黄之桐)小说全文免费祝景澜黄之桐读无弹窗大结局笔趣阁(穿越:我在相公铺子里当伙计)
体每况愈下,向皇上提出辞去光禄大夫一职,回家静养身体。尽管皇上和朝臣们一再挽留和劝说,但韩国公去意已决。
国公府子孙辈中如今在任上的都没有大的建树,职务最高的依然是大爷,也不过是从五品的司郎中。
国公府的光环都是国公爷带来的,如今国公爷辞官回家,国公府在朝廷的地位便不能如从前了。
为此国公府的人都暗戳戳的觉得惋惜,但国公爷的身体真的支撑不了。
东宫里的兰侧妃,心焦如焚,哪怕祖父再不为太子出力,但只要她是国公府的姑娘,祖父总是她身后的靠山,别人总会忌惮些。
如今祖父辞官养老,她的一个靠山就倒塌了,其他亲戚总不是直系,父亲,空有世子名头,官至司郎中还是太子提拔的,说起来也是心虚。
与国公府的落寞相比,左政通的府上是一片喜气洋洋,还有八天,他们的小公子廖文叙便是成婚的正日子。
如今新娘已经快到京城。
虽是家族联姻,但廖文叙听姐姐们说了,新娘子是个温柔贤惠又娇美的人。他的心里也暗戳戳的期盼着。
廖家的喜事准备的热闹,府前整条巷子每日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有采买的,有送货上门的,有提前送礼的,有远方的亲戚已经上京了的。
廖家喜事的喜悦也感染许多人,比如四殿下,比如五殿下,比如同他们交好的人家。
他们送去的祝福太喧闹,喧闹到吵了东宫的太子。
太子愤尔摔了一套官窑御制的茶具:
“太子妃病了,宫里都不敢吵着她。他们居然吵吵闹闹的办喜事!
让他们办!”
兰侧妃温温柔柔的劝解:
“殿下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不过小人得志罢了,联姻又能怎样?一群乌合之众。”
太子依然气不顺:“那可不是普通的联姻,也不是乌合之众。彭纹陆家的姻亲就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
兰侧妃想到自已的娘家,心下不快,善解人意道:
“殿下,肖良娣已经病逝多日,如今良娣还空着一位,听说陆家姑娘的美貌才情都是人中翘楚呢。”

太子殿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那又怎样?曾经的太后娘娘有旨意,皇家永不与陆家结亲。”
这是因为嫉妒还是别的什么,太子殿下也不清楚。
不与皇家结亲,那就与皇家亲戚结亲,太子生气的不就是为着陆家与四殿下的岳家汪家有亲嘛。
于是兰侧妃信口慢道:“可惜太子妃娘家也没有适龄的人选。”
“休要再提了。”太子阻止道。
太子妃的娘家对于太子没有任何助力,不仅如此还早早的远远的避了出去。
防止外戚势力太大,父皇也是把母后的娘家早早打发了。
如今这太子妃的娘家不用他出手自已先跑了,可你也要等女儿坐上皇后再走啊?
兰侧妃生怕太子再生气了,惶恐娇弱的赔不是:
“殿下,是妾身失言,妾身该死。便是太子妃娘家有适龄的人,也不屑于与陆家接亲的。
是妾身没见识,信口雌黄,太子妃娘家怎能是汪家,董家可比的。”
董家是六殿下,如今的西陵王的岳家。
西陵王如今已经远赴荣西,躲开皇子们之间的纷争。
太子一把抓住兰侧妃的手:“兰儿方才的话是何意?”
兰侧妃依旧温温柔柔的:“殿下,妾身说只有汪家、董家才会巴巴的跑去跟陆家结亲。”
第172章 喜事下的意外
太子哈哈大笑:“兰儿果然聪明,本王怎么没想到董家。”
董家跟陆家本有旧亲,若不是董二,或许还能接亲。
兰侧妃狐疑着:“殿下,妾身什么都没说啊。”
太子看着兰侧妃扑闪扑闪的秀目,拧着她的脸颊,得意道:
“你没说,比说了还管用。你先回锦庭殿,本王这就安排!”
走出太子主殿的兰侧妃,收起单纯无辜的表情,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得意的微笑。
离成婚还有两天,本该前一天抵达京城的新娘送嫁队伍,并没有按时到达。
廖家人并没有放在心上,许是路上耽搁了一两日,他们也不好催,只能等待。
离成婚还有一天,新娘送嫁队伍依旧没有抵达京城,廖家只是让迎接的人往前走一走,打探一下消息。
成婚的前一天夜里,打探的人才回消息,说送嫁队伍已经抵达京城,暂歇于临时住处。
成婚的当天,廖家一切照旧,宾客满棚,热闹非凡。
送嫁的陆家队伍显得稍许凌乱,好似强打着精神头,新娘子走路都打着颤。
廖家府内锣鼓喧天,人来人往,谁也没注意到,那些个平日里喜欢瞧热闹的人都收到一个荷包,荷包里写着一句话:
新娘已被调包。
便是作为新郎官的廖文叙也收到一个荷包,里面写的是:廖文叙,同喜!
廖家人这才慌了神,到了新房,果见新娘坐立不安,掀开盖头方知不是真正的新娘!
经过一番询问,陆家送进来与廖文叙拜堂的是新娘的陪嫁丫头,而真正的陆家五姑娘,两日前失踪了!
陆家为了名声只有出此下策,想用此法暂时搪塞过去,一年后或和离或休妻或亡妻,随廖家怎么都行。
廖家人还在屋内商量怎么办,酒席上早就传的沸沸扬扬:陆家的五姑娘与董家的次子私奔了!
董家是鸿胪寺卿的董家,也是西陵王的岳家。
陆家五姑娘若奔了这家也说的过去。
然,
董家的次子,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他摔坏了脑子。
董二公子十二岁的时候在跑马场练骑射,他大哥的马不知怎的受了惊,疯狂跑窜,他在危急关头救下了大哥,自已摔伤了头部。
从此只长个头不长智慧,但骑术依然好。
好的在京城没几个人能比的过他。而且性格也好,不吵不闹。
所以在家中颇受疼爱,大公子走哪儿都带着他,便是西陵王在京的时候也常带他出去。
这么一个只有十几岁孩子智慧的人,能想起来带陆家姑娘私奔?众人是不信的。
人群中有人透露:“也不是不可能,董家与陆家是旧识,那孩子小时候是见过陆家姑娘的,或许记在心里了。
如今他已经二十出头,十二岁时候摔的脑袋,哪怕就长一两年智慧,相当于十四岁的孩子,十四岁知道情事也不意外啊。”
就有人附和:“这么说就差不多了,那孩子长的也不赖。”
反对的人不屑一顾:“长的再好,也是十几岁的孩子,永远十几岁,陆家五姑娘又不傻。跟她走,那不是一辈子做娘。”
“也许陆家姑娘不愿意,是他强行带走的呢!”
“不愿意她怎么不呼救啊,陆嫁送亲队伍那么多人,总能拦下。”
“听说董二公子骑术尤其好,拦腰抱上马,谁拦得住啊?”
大家七嘴八舌,说的已经不中听了。
廖家人赶紧出来给大伙赔不是,散了酒席,送大家伙出门。
等他们寻到陆家送亲的人,逼问之下才坦白,原来那天董二公子确实寻到了送亲队伍下榻的驿馆,嚷着要见陆五姑娘。
被他们赶走了。
晚上他就偷溜进驿馆绑走了陆五姑娘,还打伤他们的人,驾马逃跑,他们没有追上。
原本顾着名声,想偷偷找董家要人,如今事情被捅了出来,廖、陆两家便也顾不得脸面,索性上门要人。
董家自然不会承认他们劫持了陆姑娘,但是他们也拒不交出董二公子。
因为董二公子确实不见了。
一时间京城内谣言四起,传的都是陆家五姑娘同董家二公子私奔了。
陆家羞愤,日日在董府门口闹事。
直到三日后,有人在京城护城河里发现董二公子的尸体,身上还有陆五姑娘的小衣。
陆家五姑娘依然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但陆家人连夜从京城走了。
连夜出京的还有廖文叙,好好的一场婚事,结果弄的他此生再也无颜在京城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