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叶娇李策小说免费阅读(叶娇李策)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 叶娇李策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叶娇李策小说)

时间: 2024-03-25 13:27:14  热度: 36℃ 
点击全文阅读

瓷……”皇帝面上有了笑容,“朕听说过,烧得很不错。”

  “圣上还见过,”崔颂道,“圣上寿诞时,赵王送的大缸,便是在临汝九峰山烧制的。”

  那缸巨大,且有山水花纹,颇具大唐气象。

  “你舍得?”皇帝含笑问道。

  崔氏为烧出上好青瓷,必然用了不少心力。如今窑成,反而送出去了。

  “圣上,”崔颂恳切道,“这大唐万里江山,处处都是圣上的。崔氏已经得到太多了,这趟我来见过圣上,便要游山玩水,离开京都了。望圣上保重龙体,待臣遇到什么奇趣好物,给圣上带回来瞧瞧。”

  他不光送出九峰山临汝窑,还表明了不再干政的决心。

  皇帝放下心来。崔颂告别时,他甚至让高福代替他,亲自送到宫门口。

  崔颂的步伐很快,高福追得微微喘气。

  “帝师大人,”高福问道,“您果真就放心走了?”

  “圣上在,有什么不放心的?”崔颂挑眉。

  高福跟着走了一射地,又道:“有帝师在,大家才心安啊。”

  除了皇帝,便只有帝师,能震慑朝廷百官了。

  崔颂道:“他们的心安不安,关我什么事?我再不走,可就麻烦了。”

  夺嫡的路,不能由他替楚王走tຊ。

  把果实送进楚王手里,并不能让他习得帝王心术,不会在他柔软的心上长出硬刺,以应对人心叵测。

  更何况有皇帝在,崔颂留在这里,只会让皇帝心生忌惮。

  “有水吗?”宫门口,他询问值守的卫士。

  那卫士连忙转身跑回值房,端着茶盏跑过来。

  “帝师大人只喝清水。”高福提醒道。

  崔颂端起水一饮而尽,总算舒服了些。

  今日他说了太多甜腻的话,有些是真心的,有些纯粹就是拍马屁。

  不喝口水解解腻,他要被自己恶心死了。

  离开京城吧,至于李策如何,交给他自己,也交给天意。

  “真的走了?”

  崔颂出了御街,找到自家前来迎接的马车,便一路向东,从最近的春明门出去了。皇帝得到消息,觉得崔颂太急了。

  “雪那么厚,”他望着窗子,道,“路上湿滑,好歹等天晴了,暖和了,再走啊。”

  高福宽慰道:“帝师乘坐马车,走累了,会去驿站歇息的。”

  “那个……”皇帝又想起一人,问道,“叶羲呢?”

  自从太子第一次监国,皇帝的暗探便不太好用了。如今宫外的,也只剩一人。

  “听说去了山南道,”高福道,“给人算卦,收卦金。以前叶道长不肯轻易算卦,这些日子也不知道怎么了,日日起卦。听说引得许多达官贵人跑去堪算命格、占卜吉凶。”

  皇帝嗤之以鼻:“以前挥金如土、淡泊功名,如今老了老了,反而变成财迷了。他怎么不算算自己的孩子们?对了,太子回来了,叶娇怎么还没回来?楚王病着,她还有心在外游荡。等她回来,让她来见朕,朕生气了。”

  是生气了,也是想她了。

  想她的活泼有趣,想她旺盛饱满的生命力,也希望她能有办法,治一治李策的病。

  高福看一眼殿门外。

  宫婢正端着汤药站在外面,高福没有允准,她便一直等着。

  今日她等得实在有些久,久到端药的手被冻得麻木,小内侍去提醒高福,高福才快步走出来,接过药。

  宫婢屈膝施礼,缓缓告退。

  她的手很冷,却不敢把手揣进衣袖暖着。

  高福端着汤药回来,走进内殿,把药放在几案边,拿起银针,试了试。

  银针没有变色,应该无毒。

  其实银针只能测出砒霜,那些人如果真的下毒,怎么会下这么简单的毒呢?

  试过毒,高福才回答皇帝的话:“太医们回来了,听说剑南道这次治病的药方,便有楚王妃的功劳。”

  皇帝欣慰地点头,有些心疼道:“这孩子,也不怕染上瘟疫。”

  “楚王妃让人钦佩。”高福道。

  “林奉御也回来了?”皇帝若有所思。

  高福端着那盏药,手有些抖。

  “回来了。”他道。

  “把药给朕拿过来吧。”皇帝的语气中,有沉沉的决心。

  药很苦。

  皇帝觉得自己已经吃够了药,他想歇歇了。

  大理寺一直站着的朝臣,也想歇歇了。

  这一趟又是出门迎接太子,又是进大理寺陪审,竟比上朝还累。

  不光是累,大理寺还很冷。崔玉路这个抠门的,连口茶水都没给。

  但太子今日是不肯罢休的,放掉了叶柔,了结了生铁案,他主动问起裴氏的案子。

  “本宫听说,”太子看向楚王,“楚王弹劾本宫,说你手中,有裴衍贪腐银两去处的实证。说那些银两,在本宫这里?”

  太子的声音很温和。

  但是这温和中,蓄积着当权者的傲慢和镇定。

  朝臣们再次紧张起来。

  来了来了!他们要当堂对质了!

  ……

  注:临汝,就是现在的河南汝州。汝瓷始烧于唐中期,盛名于北宋。因为这本书以唐朝为背景,所以正好把汝瓷写进去,也算是我为家乡的文化宣传尽一点力哈。

不做好人

  一片绯红官服的朝臣中,太子身着尊贵的黄色礼服,楚王却穿着玄青圆领袍。那饱含着红和青,浓郁得近似于墨砚的颜色,让他像一面纯澈的玉璧,立在堂下。

  太子傲慢镇定,楚王则从容不迫。

  “本王的证据有三,”李策道,“其一,是晋王府乃至东宫,日常的花销账目,与俸禄差额巨大。”

  李璋嗤之以鼻:“本宫的开销,你竟也知道吗?”

  李策淡然一笑:“太子您府上养着门客上百,护卫上千,晋王府建好后,您还加盖楼宇,甚至推倒主殿重建,这些都需要银两。”

  赵王李璟一直站在李策身后。

  他既关切又忐忑,听李策说起门客,想要点头。听他说起护卫,顿时想起自己府上还用着太子的护卫,又心虚地搓手。

  “即便如此,”太子板着脸道,“你也不能把本宫,同裴衍贪下的银两,扯上关系。”

  “所以,”李策道,“我需要大理寺批准,搜东宫,查账册。东宫账册,便是第二个证据。”

  一语惊起千层浪。

  朝臣震惊低语,李璋猛然转头,愤怒中透着难以置信。

  “搜东宫?楚王是想谋反吗?”

  朝臣也附和道:“东宫可搜不得,那是皇家的体面啊。”

  “对对,不能搜,不能搜啊。

  “楚王殿下无需搜宫,”一个人在门外高声说话,声音清澈悦耳,夹杂着少年人的倔强,道,“东宫的账册,在这里。”

  朝臣再次向两边散开。

  楚王说搜东宫,东宫的账册就到了?

  今日不要命的人,还真是很多。

  早有兵部官员听到那人的声音,交头接耳问:“怎么……像是林镜呢?”

  旁边的人疑惑:“怎么可能?林镜不是被楚王妃赶走,跟着六皇子了吗?”

  六皇子李璨神色惨白,向堂外看去。

  的确是他。

  他还穿着城门外那件衣服,手中抱着一沓厚厚的账册,穿过朝臣,穿过或质疑或关切的目光,眼神坚定神色坚毅,迈步走进来。

  官员这次让开的路更宽,似乎唯恐同林镜扯上关系。

  “卑职去了一趟东宫,”林镜道,“把账册偷出来了。”

  偷出来了?

  朝臣瞠目结舌。

  东宫遭窃,比起被搜宫,好像也没有体面很多。

  “林镜!”堂上的崔玉路道,“你可知官员盗窃,如何判罚吗?”

  崔玉路觉得自己有些受不住了。才被帝师大人折腾了一遍,又来了个林镜。真是神仙难伺候,小鬼也难缠。

  林镜抬头,道:“削去官职,廷杖二十。”

  崔玉路再问:“你可知以盗窃之物为证,如何采用吗?”

  崔玉路有些后悔今日早饭的时候,没有顺便吃一碗压惊的药。

  林镜咬牙道:“杖责二十,方能呈交证物。”

  用“偷盗”之法得来的证据,想要采用,必受刑罚。

  林镜趴在板凳上,手指紧握,一动不动。

  窗外的雪飘落,很轻。

  堂内的宽杖打下,很重。

  林镜想起那时也是下雪,在城墙上,他向叶娇跪下来,感谢叶娇救命,说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