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楚晏洛媱(楚晏洛媱)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楚晏洛媱)楚晏洛媱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楚晏洛媱)

时间: 2024-03-10 13:05:20  热度: 47℃ 
点击全文阅读

 “楚大人,这是我家刚满月的兔子,这一窝正好是白色皮毛红眼睛的,送给您赏玩。”

  大家猜测楚大人这个年纪,家里肯定有妻有子,这种小动物还挺受小孩子喜欢的。

  “楚大人,家里没别的东西,这是我日前去山上采摘的葡萄,可甜了。”

  没一会儿功夫,楚郴身边就放了成堆的礼品,也都不是值钱玩意,但大家好像不怕他不收。

  换做江大人在时,他所过的街道都是要先清理过的,随从护卫前呼后拥,排场比王爷还大。

  楚郴笑着道谢,让人把东西带回去,能吃的晚上给大家加餐。

  郡守府的衙役从上到下被清理了一遍,凡是和江家沾亲带故的都遣散了,还从江家军中挑了一部分武力弱些的补充到衙役中。

  衙役不用出生入死,也不用日日操练,还能干到老,对他们来说绝对是最好的去处。

  江家军中,一部分实在无法接受加入岭南军的士兵已经放回原籍。

  原以为他们会被报复,结果并没有,官府还给他们分了田和地,让他们从军籍改成了农户。

  虽说他们对岭南军有恨,但对方能做到这一步,他们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剩余的江家军也在逐渐融入新阵营,他们打散后分到各营队,有的竟然还碰到了自己的老上峰,真是意外之喜。

  等另外四万岭南军来江都郡汇合,江家军才知道自己竟然被对方一半人马给打败了,再也嚣张不起来。

  两军的融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她还要给新兵准备统一的军装和武器。

  她在江都郡逗留期间并未一直留在江阳县中,而是微服私访,走遍了江都郡的其他县。

  她还召集了之前被江家占领的十郡郡守齐聚江阳,共商征兵大事。

  直到此时,大家才能肯定,这位洛大人的目标果然是突厥,并非她收买人心的借口。

  但征兵可没那么容易。

  愿意参军的男丁,要么是家中实在穷困,活不下去的,为了去军营里混口饭吃。

  一般这种男丁要么身材弱小,要么懒惰无能,往往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

  还有一种,就是真的想为国出力的,身怀报复,但这种人大多数居然是书生。

  “书生来凑什么热闹?你们是能射箭还是能舞刀弄枪?”招兵的将领十分头疼。

  难怪洛大人要想尽办法收纳江家军,在外头征兵实在困难。

  而且这些新兵招进军营,至少也得训练一年才能有点样子。

  但和突厥军打,那可不仅仅是有点样子就行的。

  到六月初,岭南军的规模已经到十五万人了。

  洛媱在宣城郡建立了第二座十万人规模的军营,把新兵放在这里加紧训练。

  宣城郡的府军只听郡守一人号令,他们很少出现在民众面前,但这座军营建起来的那一日,宣城郡守带来了整整一万的府军和三千匹战马。

  这个数字令全江南都震惊了,谁能想到这个唯唯诺诺的郡守竟然藏着兵马。

  他是怎么做到在江家人面前隐藏这么深的?

  洛媱也很意外,她竟然也看走眼了,主要是她的记忆中完全没有夏遵易这号人物。

  夏郡守还是一副笑眯眯的老样子,好像对什么人都毕恭毕敬的,对什么事都不太上心,很容易让人以为是个庸碌无为的官员。

  但此时,洛媱可不敢这么以为了,当初她过境时,如果对方拿出实力阻拦她,说不定岭南军还没那么容易拿下江都郡。

第五百五十六章 都城危矣

  “洛大人,夏某并非有意隐瞒,只是这一万府军乃是我为官多年的心血。

  当初江家要发兵时,我先得到了消息,便将府军打散了,随便征了一万人顶上。

  我宣城很少有战事,府军差也是正常的,江家也没怀疑。

  但是如今,我也想为征讨突厥军出一份力。

  除了这一万府军三千匹马,我宣城郡再出十万石粮食以及白银二十万两。

  洛大人,这是宣城竭尽所能拿出来的最大诚意了,不管是胜是败,宣城郡也尽力了。”

  洛媱朝他鞠躬作揖,“夏大人高义,大梁子民会铭记于心的。”

  夏郡守咳嗽一声,从身后拿出一份小报,觍着脸问:“那洛大人,在下……在下的大名能否出现在这邸报之上啊?”

  洛媱嘴脸一抽,感觉自己谢的太快了。

  不过人家真金白银拿出来,只是想上个报而已,要求真心不高。

  “夏大人放心,您的事迹肯定会出现在这小报上,成为大梁的楷模。”

  “楷模不敢当,看了洛大人当初派一百精兵千里援军的事迹,夏某自愧不如啊!”

  这一期的小报讲述的就是当初张思羽带一百精兵赶赴太原郡救援的事迹,详细讲述了当时的经过,也将小黑球第一次光明正大地暴露在众人眼中。

  不过只靠文字,许多人也想象不出来那场景。

  但这篇小报写的太引人入胜了,尤其是小报最后列出的牺牲士兵名单,让人更加感动。

  洛媱发表这篇小报的目的一方面是为战死的士兵扬名,一方面是吸引更多人参军,效果很好。

  连夏郡守都捐粮捐钱了,其他各郡还少得了吗?

  这个夏天,大梁北部过得水深火热。

  突厥军占领太原城后,休养了一个月时间,又继续往外扩张,可是他们走的并不顺利。

  在太原郡的文谷县和文水县遭遇了不小的阻拦。

  又一支平定军冒了出来。

  他们也打着平定军的旗号,领头之人戴着面具,身材矮小,并不是善战之人。

  但就是这样一支零散的,不专业的队伍,利用山林和河谷的地形抵御了兵强马壮的突厥军。

  不过这样的形势也没维持太久,又过一个月后,突厥军被打得烦躁了。

  这支平定军飘忽不定,人数也不知道有多少,对他们的伤害很浅,但总能给他们带来不痛快。

  就像隔着靴子挠他们痒痒,不痛,但很难受。

  所以过了一个月后,东突厥的大王子下令,将太原郡所有乡下的百姓全转移到城中,城门一关,谁也出不来。

  这时候如果还在外面的百姓,全被突厥军清剿干净了,也不管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如此一来,突厥军顺利进入了上党郡。

  上党郡没有太原郡那么高大的城墙,也没有兵力了。

  突厥军进城时趾高气昂,仿佛是凯旋而归的常胜将军。

  不过他们很快发现,城里竟然空荡荡的,没有人,没有食物,连只鸡都没有。

  这是撤退的非常彻底了。

  看来之前那一个月的骚扰就是为了今天。

  突厥军南下本就没有带大量的粮草,习惯性的到了一个地方抢一波。

  上党郡县城空了,他们在城里驻扎了两日,就被饥饿感驱使着继续往周边搜刮。

  连续遇见两座空城后,突厥军大怒。

  而东突厥和西突厥也因为抢粮发生了争执。

  两家本就不和,为了利益结盟,碰到问题自然也不会坐下来好好商讨。

  到最后,东突厥和西突厥在上党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