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从长平之战开始(完整版)小说推荐-从长平之战开始热文小说赵括免费阅读全文

时间: 2024-02-03 12:40:22  热度: 35℃ 
点击全文阅读

考量却无法与李牧明言,否则自己明知燕军来犯,却不调上党、河内郡之军队回援,定然令李牧生疑。要如何说服李牧,倒还需一番口舌。

  “目前只有一个部落进入我军视野之中。”赵括一手指着沙盘上的黑色旗帜,一边缓缓说道:“此时出击,我军自然是可以旗开得胜,可那又如何呢?”

  “所破不过一个中型部落,马上之卒不过数千而已,即便我军全歼之,于大局又有何益?只会令胡人警觉罢了。此贪小功而忘大局之举,切不可为也。”收回了手,赵括认真地看向李牧说道。

  不待李牧有所反应,赵括便继续补充道:“吾等之出击,必以削弱胡人战力为目的,最好能连破数寨,以彻底减轻正面防御之压力。若是不能达此目的,此战吾等宁愿不出,等候时机为要也。”

  闻言的李牧随即双手抱拳,单膝跪地道:“末将知错,急功近利之心太甚,险些误了大军行止,请上将军恕罪。”

  显然,对于赵括的这番解释,李牧很是认可。当然,赵括的说法本也就没什么问题,只不过是将后半部分给截断了罢了。

  “罪就不必恕了。”赵括扶起了李牧,说道:“此战本将还在身边,倒还能查缺补漏,日后将军独当一面之时,切记,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所谓战机,应失勿莽也。”

  “末将受教。”李牧当即又拜道。

  虽然受了赵括的一顿批评,李牧的心却是暖暖的。

  李牧很清楚,上将军是真心将自己当成了自己人,才会如此不遗余力地指出自己的问题,还不厌其烦地给自己解惑。

  而上将军的让自己独当一面的话语,更是赤裸裸地说明了这点。这叫李牧如何不激动万分!想象一下,科学院的院士亲自给你批改实验作业,还拍着你的肩膀说以后做实验要更小心一点,未来都靠你了,你该是有多么的激动!

  李牧这边正激动莫名呢,他的对手们却也没有闲着。

  哒哒的马蹄已经踏破草原的宁静,一只只雄鹰时而盘旋在一碧如洗的天空、时而振翅俯冲向苍茫的大地。

  枯黄的草原大地上,迎来了迁徙的草原部落,只是,跟随着部落的,不仅仅是成群的牛羊,还有高昂的骏马以及那锋锐的弯刀。

  弯刀所指,正是那赵国的锁钥——代郡。

  “报!齐齐哈木尔等三个部落已经前出草原,进逼代郡,等候单于的到来。”一个披着羊皮的武士右手抱拳放到心口,单膝下跪向骑在搞头大马上的单于汇报着。

  “纳木部落呢?”高头大马上,一个头戴着狼头骨的壮汉,淡淡地问道。

  “回伟大的单于:纳木、惹固等几个部落也已经出发,稍稍落后在齐齐哈木尔后头。”下头的武士随即回答道。

  “嗯!”单于对于武士的回答显然还是比较满意的,随即看了看一碧如洗的蓝天,又继续问道:“赵国人呢?现在在做什么?”

  “回禀伟大的单于:赵人好像派了一个不足三十岁的将军带着一万不到的援军来守护他们的代郡。”武士继续回答道。

  “哈哈!赵国无人矣!”单于不屑一顾地说道:“连娃娃将军也派上来送死了。”

  “是的,我伟大的单于。据说赵国人正与他们另一个强大的国家在战斗着,因此恐怕暂时顾及不到我们。”武士回禀道。

  显然,草原人对于中原消息有着极其严重的滞后性,也就导致了草原人对赵国的局势产生了极大的误判。

  不仅不知道秦赵大战已经结束,更不知道赵括乃是打赢了这场战争的已经一战封神的将领。

  这倒也怪不得他们,实在是信息的获得太过难了,能打听到秦赵大战,已经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了。毕竟中原再怎么打生打死,在面对胡人时候,那是相当的团结一致、一致对外的。

  怎么说呢?

  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至于那一万多的援军,单于就更没有放在心上了,毕竟他如今手里的大军可是足足有一十八万之多啊!

  听着武士的回答,单于显然也是很满意。当即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在,大笑完后,单于还有这一丝丝的理智,道:“赵,强国也。吾等此战,需趁其兵马不足,夺之代郡之财富、物资,尤其铁器之物,以壮我军。如此,则可望之来年之战也。故,此战,我军必胜也!”

  “是!我军必胜”武士立即答应道。

  显然,单于也不是一般人就能坐上的。至少他很清楚自己与赵国之间的差距,也知道只能趁着赵国深陷泥潭时候来欺负欺负赵国。

  可惜,单于到底不是成吉思汗那般的人物,更不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眼睛就盯着那点子钱粮,殊不知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才是最大的财富。尤其是其中的铁匠们。那才是解决胡人与中原之间差距的关键所在。

  当然,即便单于有这样的高瞻远瞩,赵括和李牧也必不会给他实现的机会。

  日子就在三方的厉兵秣马中悄悄地过去,哦,不确切的说应该是四方,在燕国使臣的不断催促之下,秦国的第一批兵力约三千人马,也终于在王龁的带领下缓缓开出了咸阳,直往函谷而去。

  只是燕国使者不知道的是,这三千人马已经是秦国所要出动的全部兵力,而不是所谓地第一批兵马。

  尽管如此,对于燕国而言,或许已经足够了!毕竟秦国大将出巡函谷的消息,几乎立刻就占据了各国王上的案头。

  秦国想要做什么?

  这是每个国家的王上都在揣测的问题,即便与函谷关南辕北辙的楚国,也不由得在得到消息后加强了边防力量,更别说韩、魏、赵等邻近的国家了。一个个纷纷一边加强着边防,一边向秦国发函询问情况。

  秦国,也自然不会跟那些蝼蚁们说明此行的目的,让所有的国家时时处于秦国的强力的压迫之中,正是秦国所希望的。

  一时间,与秦接壤的国家皆是风声鹤唳,虽还未到草木皆兵的地步,却也差不多了。即便是田单和廉颇亲自坐镇的两个郡,也频频开始了兵力的调动。

  没办法,对手是秦国啊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