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京燃林忆雪(裴京燃林忆雪)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裴京燃林忆雪全文免费阅读_笔趣阁(裴京燃林忆雪)
也就只有他妹妹因为太后和他母亲的原因才能留在京城。
但是也是为了拉拢汉军旗,下嫁而已,说起来也是因为政治原因。
想让十五格格,平平安安的留在京城,不被皇上厌弃,这才是最重要的。
要知道光靠后宫的枕头风可不管用啊。
要不然后宫那么多格格,不都是妃子们生的吗?
谁还不能跟康熙求求情,可谁又被留下了。
胤禛做事想的周全,自然知道这事儿不是那么简单,可是为了他的十三弟,他还是要发愁一番。
乌雅氏停顿了片刻,声音十分微小用仅能让对面男人听见的声音说道。
“老夫人和老爷那里倒是有不少功劳,都是为了王爷日后准备的。
如果王爷实在为难,可以联系一下老爷和夫人,拿出一两桩功劳,倒也不是不行。”
胤禛闻言眼睛一动,看了看周围不着痕迹地挥了挥手,示意对方退下。
乌雅氏乖巧的行了礼,抱着琴转身离开。
独留胤禛在凉亭里思考了良久。
乌雅氏格格,明面上是家里送过来宽心的歌女。
实际上掌管着一部分乌雅氏暗卫的东西。
正是由她掌管,才不会让任何人猜到。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神不知鬼不觉。
谁又能想到平时一个任人玩乐的玩物,有着这么大的能力和势力呢?
这是胤禛的王牌,也是他的助力。
三天之后,一封信件由江南快马而来。
转天,雍亲王胤禛,亲自上书了一篇关于水泥的奏折。
自此黄河两域,终于拥有了强而有力的防护。
大大减少了,黄河流域的人民,遭受水灾侵袭的几率。
天子大喜,厚厚封赏并亲自将十五公主,赐婚给乌雅氏,婚事风光浩荡,让人羡慕。
德妃的父母28
康熙末年,四阿哥胤禛夺嫡之势,势不可挡。
无论是从权势能力,还是从背后的势力,都力压群雄。
原本历史上能与其匹敌的八贤王,早早就被裴京燃用了些法子给废了。
说起来那法子也简单,众所周知,八福晋为人刁钻善妒。
性格乖张,极易得罪人,虽然出身不错,可处处跋扈,令人心生厌恶。
除此之外,对于八阿哥,八福晋更是管的极严。
历史上这位八阿哥连个有名有姓的侧福晋都没有。
身边除了两三个格格,剩下的都难登大雅之堂。
就连子嗣都少的可怜。
最后还是八福晋抱养了一个由妾室生的儿子。
不过如今,裴京燃可不会给他们给自己外孙添堵的机会。
别的不说,老八实在有能力,可心思太毒。
与其花时间处理它,不如从根源上就解决他。
一副断子药下去,成亲多年却一直没有子嗣的阿哥,彻底成了满朝堂的笑话。
为了这事儿,老八实在没有心情在朝堂上翻云覆雨了。
满脑子都是神医御医和孩子,折腾了二十多年,愣是一个子嗣都没有。
后继无望的八阿哥,彻底绝望的退出了皇位的争夺。
儿太子和大哥早就被康熙折腾废了。
如今朝堂上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老四会是未来的继承者。
四阿哥不但前朝能力出众,在后宫还有个十分得康熙宠爱的母亲德妃。
身边有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两位文武双全的弟弟支持。
更有乌雅氏一族全心全力的支持,和他重新娶的妻子,富察氏的鼎力支持。
如今再也没有能和胤禛对立的人物出现。
如此,虽然犯了康熙的忌讳。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康熙不行了。
年初之时,康熙爷就开始不断的卧病在床。
可能连他自己都已经感觉到大势已去。
虽然无奈却又不得不为江山社稷考虑。
所以今年连祭典泰山的工作都是让胤禛替他去的。
要知道历史上只有皇家正统,帝王之位才可以去泰山啊。
康熙这一番操作也算是明确了胤禛未来的地位。
在包衣世家的努力伺候下,康熙爷终于走到了尽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一代帝王康熙就此陨落。
临死之前将皇位传给四皇子爱新觉罗胤禛。
并留下一道圣旨,封德妃为皇后。
以此确定了老四嫡出的名分,也给了自己愧疚一辈子的女人,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
这是很多人都没想到,却觉得在情理之中的。
毕竟嫡出的名头,足以让胤禛在初期坐稳皇位。
可别小看一个嫡子的名分。
这满朝文武大臣中光是汉人就有一半会立刻倒向老四。
汉人最重视嫡庶,当初那么多人支持太子,也不过是因为人家是名正言顺的嫡子。
如今康熙这一手彻底让老四稳住了初期的混乱。
也算是一片慈父之心了。
甚至病床临死之时,康熙交代王文武大臣和儿子们,将自己最后的时间给了德妃。
佛拉娜和康熙的遗言之谈,被不少身边的人听到了。
不少人都在感慨,皇上与皇后娘娘之间的深情。
是要有多爱才,在临死之前不顾众人反对,让心爱之人成为自己名正言顺的妻子。
尤其是康熙弥留之际,还不忘佛拉娜这一份帝王柔情又让多少女子心生幻想。
可他们哪知道,康熙不过是自私的想要得到佛拉娜的一片真心。
人之将死,佛拉娜骗了一辈子也不会在最后一刻打破康熙的幻想。
小意温柔,一般二人垂着泪,结束了此生缘分。
也正式确立了她皇后和未来太后的正统。
至此至今五十余年,佛拉娜终于走出了她一辈子的牢笼。
那个名叫康熙的无情男人。
所有人都看着佛拉娜泪水止不住的流着。
所有人都在感叹帝后二人的感情。
却无人知道那个天下至尊之位的女人,只是在哭自己的一辈子。
是在哀叹那从自己七八岁就开始被列为目标的一生。
终于那个困在自己身上的牢笼消失了。
这一次有嫡子之味和众多势力加成,胤禛登基天下归心。
登基第二年,胤禛改国号雍正。
从那开始,大清走上了一条疯狂而又令人振奋的道路。
后代史书记载,清朝雍正帝伟人也。
开创雍正盛世,奠定华夏民族万事之基。
其在位期间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真正为老百姓的一生而奋斗。
更改完善律法,提倡男女平等,改变旧友制度。
在母族和妻族的支持之下,开海禁通商务。
开创九年义务制,并建造全国二百余所高等技术学院。
为大清的朝堂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
把旧有的科考制度,改为了学院制度。
其中包括军校,文学院,武学院,外语学院,科技学院,物理学院…
人力亦有穷尽时,可雍正地的一生仿佛就像极了一个内卷的机器。
从继位的那一刻起,这ᴊsɢ位帝王就拼了命的在打造盛世。
历经十年,从上到下为国家发布了,不知多少有利的政策。
包括建设银行,国有采矿,免费义务教育,以及各地的养老院,敬老院。
他发展经济,提倡商贸,不但开了海禁,还沟通了各地商路。
随着大清的不断发展,军事学院的学生们源源不断的涌现。
从那时开始,大清开始不断的探索未知的土地。
慢慢的大清周边的无数小国一一被征服。
曾有人言,盛世大唐,强盛汉朝,雍正地则是真正做到了超越前人。
武器的改良,部队的发展,不断的开疆扩土以及农业经济各方面的蓬勃发展,造就了一个传奇的盛世。
雍正十年帝王权力稳固之后,大清变得前所未有的富强。
雍正也颁布了一条让全国上下都震惊不已的法案。
满汉一体。
从雍正十一年正月初一以后,天下再无满汉之分。
有的只有大清子民,华夏正统。
所有民族融合一处,所有百姓一视同仁。
这一法令让不少满洲贵族措手不及,却又不得不顺从。
因为这时雍正帝已经强大到无人敢置喙。
满朝文武大臣,除了接受没有任何办法。
从那时起,随着满汉一体的发布,雍正爷甚至亲自废除了剃头令。
德妃的父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