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郑向国余荞(郑向国余荞)无广告免费阅读-小说郑向国余荞最后结局如何

时间: 2024-01-31 14:02:22  热度: 42℃ 
点击全文阅读

这个信封里,他离开都快一个月了。现在他也很想看余荞,可是这个碍眼的,确是没有一点要离开的意思。

却在这时许忠城突然出手,目标郑向国手底下的信。

虽然郑向国一直表现的很正常,但是许忠城一直觉得他在掩饰什么。

而在这个屋里唯一的外来物,就是郑向国手底下的信。

所以许忠城就想试探看看,也没想着一定要拿到信。因为那信一直被郑向国压在手底下,他就是想拿也拿不到。

他只要试探出郑向国的态度就行,那今天这一场对决,就是他技高一筹。

果然在他出手后,郑向国快速的直接将信拿到了手里。

看到这情况,许忠城心情很好,这一次他又赢了。虽然对于这种暗暗较量的事,郑向国一直都不承认。可是只要有机会,许忠城还是会单方面发起较量。

而郑向国总是因为,不得而已的情况,无奈的配合他。

许忠城坐下,看着郑向国手里的信。“怎么,你对象寄来的。”

郑向国没有回答。

许忠城也不用他回答,看他这么紧张就猜到了。

他本来就是想和郑向国切磋一下,如今结果出了。他也不想纠缠,但是他要是就这么走了。郑向国以后都不见得能配合他了。

所以他没有要走的意思,看着郑向国手里的信。“你不先看信!”

郑向国没有动,只是看着许忠城,意思很明显。他不离开,他不会看信。

许忠城也没有非要赖着的意思,不过郑向国这么在意,他暂时就不想让他如愿。

“要我离开可以,给我看看弟妹的照片。”许忠城还是好奇,郑向国喜欢的姑娘长的什么模样。

毕竟在部队里,文工团和医务室里还是有几个漂亮姑娘的。郑向国都没理会过,他就想知道,他喜欢的人长的什么模样。

郑向国看着耍无赖的许忠城,伸手从信封里取出照片。

照片并不大,因为郑向国要随身携带。特意洗的小的。

郑向国把照片拿在手里,只看了一眼,就收了起来。然后郑向国把信好好折起来放在了口袋里。

许忠城看着郑向国行云流水的动作,照片和信都贴身收了起来。

许忠城脸上的期待,直接碎了。

第68章麦收

“哎,我说,你不能这样啊!郑向国,咱们可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你可不能这么狗。”

郑向国对于许忠城的话充耳不闻,他媳妇的照片,他并不想给别人看。哪怕没有别的心思,他也不愿。

许忠城看郑向国不理他,围着他转圈。“郑向国,我就看一眼,又没有别的意思,你就这么绝情吗?”

郑向国终于看向了许忠城,“天快黑了,你确定还要在我这耗着。”

许忠城听到郑向国的话,看看手表。好嘛,都快六点了。

许忠城走之前看着郑向国,“你别忘了,你在部队多招人。那些姑娘知道你结婚了,一定会去看你媳妇,到时候弟妹要是被欺负了,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

郑向国知道许忠城的意思,不过等余荞过来,人生地不熟的。确实需要一个人带带她,而许家嫂子就是个不错的人选。

郑向国想着等他结婚了,就带着余荞去拜访一下许大嫂,至于许忠城,他在家说的又不算。

许忠城看郑向国并不接自己的话,转身就走了。心道:等弟妹来的,他一定要跟弟妹打打小报告,就看郑向国到时候还能这么硬气吗?

郑向国看着许忠城匆匆离开的背影,眉眼都舒展了几分。

至于许忠城说的姑娘,他又不认识,他家余荞可不是无理取闹的人。

(郑向国不知道,女人这种生物,都有那么点小心眼的。)

没有了别人打扰,郑向国郑重的,拿出了余荞的照片看了又看,小心的抚摸着照片上人的脸庞。真是招人惦记的丫头,快了,没有几个月。郑向国看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的把照片放在了贴近胸口的地方。

余荞的信只是写了一些日常,还有一些叮嘱。看完信,郑向国就给余荞写了回信。因为信还要经过层层检查,所以两人的信写的都很平淡。虽然只是如此,郑向国还是很期待余荞的回信。

——

时间一晃而过,红兴大队,收山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家里每天都有收入。也让大家不愿停下来,虽然后面每天的收入都很少了,社员们也都不愿放弃。

可是明天就要开始秋收了,麦子已经到了收割的时候。

这一次家里除了怀孕的周芳,大家都要上工了。

余荞早起记完农具,也要跟着上工的。

割麦子,捆麦子,然后再运回晒谷场。

红兴大队有十辆牛车,但是对于有着六十多户。大家族较多的大队,这十辆牛车是不够用的。

所以麦子要在地里打垛,后面再拉回晒谷场晾晒。

余荞直接找到小组长,然后要求去垛麦子。既然已经暴露了,余荞也想做自己喜欢的。

割麦子,和捆麦子,都要一整天弯着腰。虽然比垛麦子轻松些,但是余荞有的是力气,就不想去做那直不起腰的活。

第一天割麦子,大家精神都还挺好。余荞垛了一天的麦子,晚上下工,除了两条腿因为走的路太多,有点疼以外,她并没有太大的不适感。

因为计分员的工作,她回去的也早了一点。但就算如此,余荞也拿到了十八个工分。垛麦子的活,是按照搬运的麦捆来记工分的。

余荞每一趟运的麦捆都是最多的,所以就算她下山的时间早一点。也比一般的男社员工分多。

在春种秋收的时候,不会有满工分的上限。这时候每个人能拿多少工分,全看你干多少活来算。

其实余荞觉得公社这么规定是比较鸡贼的。

不是农忙的时候,活没那么紧张,就有个十工分的上限。

但是春种秋收的时候,没有满工分的限制。有能力的社员们,才会有干活的积极性。不至于有庄稼种不上,收不及的情况。

晚上下工回家,天都快黑了。因为天越来越短了,但是放工的时间并没有提早多少。

所以回家吃饭的时候,都是点着蜡烛的。

吃过饭,余荞早早就睡了。第二天,天不亮余荞就起来了,她想在大家起来之前,进次山。弄点野味回来,秋收真的很累,爹娘的年岁大了,不吃点好的,身体怎么能承受的住。

等早起的刘小妹和周芳做好饭,余荞也拎着四只野鸡回来了。

沈梅这会儿才刚起来,毕竟年岁大了。这样干一天活,一晚上根本就歇不过来。

从屋里出来的时候,手扶着腰,走路都不利索。出屋就看到余荞拎着野鸡进来。

心里虽然明白,但说话嘴却硬的很:“你什么时候进的山,上工累不到你是吧!还有精力去打野味,家里有粮食,不吃肉也饿不死。用你这么大早起上山了?”

沈梅就觉得余荞太不爱惜自己了,她垛麦子的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