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郑长冬姜梦瑶第7章免费阅读 郑长冬姜梦瑶全文无弹窗

时间: 2024-01-28 15:14:15  热度: 46℃ 
点击全文阅读

这是要给宋小姑送过去的。

每年分粮后,宋大姑都会跟队里多买一些,然后进城给宋小姑送进来。

一五十百斤粮食不算多,人口多的都吃不了多久,但没办法多买多带,多了就有投机倒把的嫌疑了。

当然,宋小姑都是给钱的,一分不少。

也是有好处的,不需要粮票。

城里粮食全是定量的,大人有多少口粮,小孩有多少口粮,全都是定好的。

一大家子人的,能不缺粮吗?

到了月底分粮的时候,都是勒紧腰带熬着过的。

不过宋小姑有娘家能接济一下,这可是能松缓不少!

周栋就摸了摸大骡子,夸赞道:“这大骡子就是抗造啊,车上这么多人跟粮食,可是这大骡子却跟没那回事一样。”

郑长冬也觉得,上次坐骡子车的时候听说了,这大骡子能载得动三千斤的货物!

他们这些人加上货物加起来的还不到两千斤,所以真不愁。

郑长冬跟熟悉的赵知青打了招呼后,村里的李大娘就想跟她打听昨天宋二姑来的事。

“昨天他二姑过来是说啥了?让你那么生气还动棍子把人给打回去?”她问道。

吴大嫂撇嘴,“这还问,村里都传遍了,她那不活该么!”

李大娘就看向郑长冬,想让她说两句。

但郑长冬没多说。

宋大姑道:“可别说那老夯货的事了,我倒是好奇,你们今年是咋干的?一家子今年分的钱,这差不多是红旗大队前三了,可真是不得了。”

她一副好生羡慕的表情。

李大娘注意力一下就被转移,高兴得不行,“我们家可是打算争取先进家庭的,当然是要努力干了!”

“真的啊?那可真是不得了,不过你别说,别人家要是评先进家庭我不服,但你家我是无话可说!”宋大姑道。

李大娘也高兴,夸夸其谈起来,“要是真有那个机会,你可得投我家一票啊。”

“要真有那机会,不用你说我也投,话说回来,苏苏这年纪也不小了呀,说亲了没有?”宋大姑又把话题转移到她闺女身上。

“这不是正在说么。”李大娘聊到这个,更是高兴了,又不往下说了,可又一脸你们快问的表情。

宋大姑成全她,“啊?说了啊,这是哪家有这好福气?”

“就是孟知青。”李大娘笑开了花。

自已女儿可不是嫁给乡里人,而是嫁给知青院那边的孟子勋孟知青!

孟知青三个字出来,吴嫂子就有点意外了,“真的呀?那以后孟知青回城去,苏苏不是要跟着去享福?”

车上的人,顿时都看向李苏苏。

李苏苏面带骄傲,“嫂子你别说了,回城的事,还早着呢。”

她还瞥了郑长冬一眼。

她今年刚满二十,两年前十八岁,家里其实还想把她说给姜梦瑶来着。

只是姜梦瑶转眼就娶了郑长冬,当时她可是憋了一口气。

这两年就在挑人,势必要嫁一个比姜梦瑶还优秀的!

果然也是叫她给挑到了!l

而且也是多亏了当初姜梦瑶的不娶之恩,要不然现在哭的可就是自已了!

郑长冬自然把她眼里带着的三分讥诮看在眼里。

但是不以为然。

那个孟知青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她去找赵知青的时候遇见过,还想跟她搭话,一口一个乔姑娘的,还嬉皮笑脸,这种男人绝不是什么良配。

只是她现在敢说一句孟知青的不好,李苏苏跟李大娘就能上来撕了她。

信不信还得再挖苦她自已男人瘸腿残了,却见不得别人好?

所以,尊重他人命运。

该闭嘴的时候闭嘴。

宋大姑吴嫂子虽然嘴上夸着,可心里也不以为然。

那位孟知青说好听点是有才气,其实就是干不了啥重活,养活自已都够呛的那种。

不过有这么一出后,当然就不再说宋二姑的事了。

虽然宋二姑不是个东西,但家丑不可外扬。

不管是宋大姑还是郑长冬,也都没往外说自家事的兴趣。

不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的人生我不想错过,我的人生你休想知道。

第35章 城里的宋小姑

从红旗大队出发到城里,差不多二十多里路,步行的话要走四个小时以上。

这还不算路上休息的时间。

要是休息的话估计要走更久。

但是坐着大骡子进城来,两个小时就到了。

七点钟从村里出发的,还拉着这么多人,但九点就到城里。

这就是大骡子的速度!

到地点后,约定好了集中的时间,大家就都各自散开了。

不过因为宋大姑是带了粮食来的,一百五十斤呢,还有那么一大包干菇木耳啥的,所以让胡大爷帮忙送到宋小姑家去。

周栋知道路,他带路过去。

郑长冬没第一时间跟宋大姑一起过来存钱,因为看到了赵玉兰跟陈雪梅两个知青也过去邮政,应该是去给家里寄信什么的。

所以先一步过来黑市买红糖。

宋大姑知道要买红糖过去,连忙道:“瑶瑶,不用了,哪里用得着你再去买东西啊?”

“我一年到底也才跟着大姑你来一趟,空着手上门去不大好。”

当然最主要的是宋小姑还帮着她卖掉了那对玉镯子,两千多块钱一分钱没拿她的。

这一年才上一次门去,总是要带点的,啥都不拿的话有点说不过去。

同时郑长冬也想到卖镯子这件事。

在这之前宋小姑是没跟任何人提过,但现在姜梦瑶出事了,估计会跟宋大姑聊到。

这么想着,就用围巾把自已脸给缠上,把脸遮去大半后,这才快步进黑市,没一会挎着的菜篮子里就多了两块用油纸包好的红糖。

时下的红糖大多都是这样的古方红糖,就是一整块的,邦邦硬。

想吃了得用刀背敲碎了才行。

带上这两斤红糖过去,也算是个意思。

“过去你小姑那,真不用多花这个钱。”宋大姑说道。

“我知道小姑不在意,不过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宋大姑没再说啥,兜了这一圈再过来邮政,就没看到赵知青她们了。

宋大姑每年进来看宋小姑,其实也是顺道进来存点钱的。

本来乡里人没这方面的意识,就算有钱也是揣在家里。

但家里这不是有宋小姑这个嫁进城里来的么,就有存钱定期吃利息这方面的意识了。

宋大姑让郑长冬先进去存,她没跟着,她不想打听侄子侄媳妇有多少家底,俩口子自个收着就行。

郑长冬自已的存折上有两千块钱,这次是拿了姜梦瑶的存折来存的。

将他带回来的钱存进去,也是存了定期。

等她存好出来,宋大姑才自已进来存。

相比较郑长冬一下存了一大笔进去的,宋大姑也就存了三十块钱进去。

农家人地里刨食的,在赚够明年一年的粮食之后是分不到多少钱的。

能存个三十进去已经是不容易。

当然也不是说大队就分了这三十块钱,手里还有一些备用的,能有现在这光景,都得是老天爷赏饭吃了!

最近这几年年景是真好,风调雨顺的,但凡差一点,能不能吃饱都是问题,更别说分钱了。

要不咋要周小山吴美兰每年拿十块钱出来,跟割肉差不多。

乡里人想存点钱,那是真的不容易。

存了钱就一起过来宋小姑家里。

宋小姑家里住城东,她们走了二十分多分钟才到的。

宋小姑的小儿媳妇张爱梅正要出门,一出来就看到她们,顿时就翻了个大白眼,道:“大姨来了啊!”

宋大姑瞥了她一眼,“你婆婆呢?”

“妈,大姨他们来了!”张爱梅喊了声,就敷衍说了一句,“我先忙去了。”

直接就把郑长冬忽略了个彻底。

虽然长得好,但还不是乡下人,她才不想被她们缠上!

郑长冬面色也是淡淡。

“她就是那臭毛病,一直拿鼻孔看人,别搭理她!”宋大姑说道。

先一步送粮食来的周栋跟宋小姑已经从家里出来了。

“快进来快进来。”宋小姑高兴招呼道。

“最近咋样了?”宋大姑看到小妹也高兴,笑着喊郑长冬进屋。

“大姨。表弟妹。”正在洗衣服的方春华看到她们进来,就笑着招呼。

刚刚门口遇见的张爱梅是小儿媳妇,方春华是大儿媳妇,中间还隔着三个女儿。

宋小姑生了两儿三女。

宋大姑跟郑长冬也跟她打了招呼,至于周栋,年纪不小了,辈分却小,他得喊宋小姑小姨奶奶,喊方春华表婶。

宋小姑要去给泡糖水,现在这时候就流行用白水加糖来招呼重要的客人。

宋大姑赶紧道:“你可别泡糖了,齁的慌,给我们倒杯水就行。”

宋小姑笑着给各自倒了一杯水,等他们喝完了再又各自给泡了一杯糖水,然后才坐下来。

先是跟宋大姑寒暄了一下家里情况,还有宋三姑那边。

宋小姑跟宋三姑是双胞胎,姐妹俩长得很像的。

当年她们娘怀着的时候肚子就很大,听有经验的说没准是双胞胎,就老高兴了。

想着两个的话,怎么着都得有个儿子出来镇宅门吧?

结果生出来是对姐妹花。

别说那个年代一口气四个闺女,就算是现在这个时候,那些邻居什么的都会笑话这是要绝户口本的节奏。

尤其是她们娘生完姐妹俩后,后边十年没再怀孕,都以为这辈子就那样了。

甚至都想留宋小姑这个最小的自家招上门女婿来着。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