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冯天麟萧景(宋慈冯天麟萧景)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宋慈冯天麟萧景全文免费阅读_笔趣阁(宋慈冯天麟萧景)
就凭姚氏三兄弟,真的能把‘十八罗汉’的财宝从黑螺山上搬运下来吗?搬运下来了,又运去哪里了?为什么一路都无人发现?连杀二十五人,埋尸烧寺,搬运财宝,这一系列大动作,怎么看都不可能由三个人来完成,你说是吧?”
萧景道:“除非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十八罗汉的财宝,他们压根没有搬运下山,而是就地在黑螺山上挖坑掩埋了,准备等哪一天风声过去后,再行开挖。
也就是说,他们杀死‘十八罗汉’之后,先挖一坑,埋了尸体,再挖一坑,埋了财宝,最后放火烧寺,造成‘十八罗汉’离开黑螺山远走高飞的假象,而他们则在这假象的伪装下,金蝉脱壳,逃到外地,谎称做生意去了。”
宋慈道:“好,说得好,你方才所言,是解决了此案的一大疑惑了。但宋某仍有一点疑问,不知你怎么看。”
萧景道:“大人请讲。”
宋慈道:“好,宋某的疑问,就是‘念空’是谁?念空法师这个‘看尸人’与歹徒是一伙的,这个是明确的,所以问题就是这么个问题——念空是谁?”
萧景道:“既然凶手就是姚氏兄弟,则‘念空’应该就是姚氏三兄弟其中一个。而‘念空’是乔装改扮过的,姚氏三兄弟中,有伪装经验的,当首推老三姚安国,因为他在福兴客栈,就曾以骆炳文的假身份,当了跑堂。因此,这个‘念空’很有可能就是姚安国。”
宋慈淡淡一笑,道:“这么一说,问题又来了——杀死念空的人是谁?根据先前的推论,念空是被团伙灭口的。如果歹徒是姚氏三兄弟,念空是姚安国的话,杀死念空的人就是姚安远或姚安世,或是他们两人联手了,这也意味着是三兄弟自相残杀了,你认为有没有这种可能?”
宋慈的这一问,犹如晴天霹雳,又好似当头一棒,一下子问得萧景不知所措,愣住了。
当然,姚氏三兄弟为了自保,的确有可能自相残杀的,但这可能性有多大呢?萧景无法回答,完全失去底气了。
“郭东轩已经画出了念空的本来面目,要不把郭东轩的图画找来,对比一下,看看郭东轩所画的念空,像不像姚安国,或是像姚氏三兄弟中的其他两位。”萧景补充道。
宋慈微笑道:“不用看了。你想,念空的画像我们发出去多久了,有收到任何的线索吗?没有的。如果念空的长相真如姚氏三兄弟中的任何一位,早就有人指出来了。”
萧景的头低了下去,脸上红红的发着热。
“那大人是什么看法呢?”他问。
宋慈道:“我的看法是,劫杀丁冲之与高魁的凶手是姚氏三兄弟,而杀害丁君善的凶手,目前来讲还是要存疑,而杀害‘十八罗汉’及七位民女的凶手,应该另有其人。
而且‘十八罗汉’的死亡时间与姚氏三兄弟的失踪时间,又非常诡异地重合了。如果说杀害‘十八罗汉’及七位民女的凶手是另有其人,另有团伙,那么姚氏三兄弟会不会也同样被这个团伙杀害了呢?
你不妨想想厉鬼洞顶那三个人的脚印,卧霞庄管家看到的三个采药夫,把魏标的人头扔入宋某房间,又手持四棱金锏与天麟对战的杀手……要么是三个人行动,要么是以姚安远擅长的四棱金锏为兵器,这些看似不经意间透露的线索,如今看来,像是这个团伙在有意地,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姚氏三兄弟。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姚氏三兄弟已被这个团伙杀害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萧景道:“原来另有一伙歹徒在处处模仿姚氏三兄弟,想带偏我们的思路。可见此案是凶手背后还有凶手,姚氏兄弟这一罪恶团伙背后,还有一个更加罪恶的团伙。”
宋慈欣慰道:“萧景啊,你终于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此案波诡云谲,扑朔迷离,接下去我们又该从何处下手呢?”萧景问。
宋慈道:“接下去当从白虎镖局与武威镖局入手。”
萧景道:“从武威镖局入手,下官还能理解,毕竟姚氏兄弟的家书和银子,就是武威镖局送过来的,因此武威镖局是可疑的。只是大人突然提出白虎镖局,下官有些纳闷。莫非大人怀疑白虎镖局才是姚氏兄弟背后,那个更加罪恶的团伙?”
宋慈道:“没错,姚氏三兄弟只是跑在前头的猎狗,真正的猎人是陈南阳与白虎镖局。但毕竟证据未全,不可多说。”
萧景道:“既然大人已有决断,下官也就放心了。眼下是先回衙门去吗?”
宋慈道:“不,方才乘坐画舫来安远镖局时,见两岸商铺林立,其中有一家名叫‘鲁氏香铺’的,不知你们有没有看到,宋某想去那儿逛逛。”
第四十七章美人香
宋慈冷不防地提出要去逛香铺,这突如其来的“雅兴”,令众人很是不解。
于是宋慈便问众人道:“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姚夫人身上有一股特异的香味。”
萧景道:“大人,下官早就想说了,又怕说出来有些失礼,这女人身上的香味十步开外都闻得到,太冲了,风一吹整个往鼻孔里扑啊,到现在都头昏脑胀的。”
萧景说得生动,也说出了大伙的心里话,惹得大伙都笑了起来。
宋慈也笑道:“原来都闻到了,就是不说。以后记住,我们是搞刑狱的,不要放过任何反常之处。一切为了案子,说出来不算失礼。”
“是,大人。”,“记住了,大人。”,众人又纷纷附和一过。
萧景道:“大人,下官觉得安远镖局虽然生意不如以前了,但到底还是有钱人家吧,姚夫人买些名贵的香粉,扑在身上,也很正常吧。”
宋慈道:“并不正常,理由是以下两点,其一,这香味想来想去非同寻常。宋某这几年,也见识过不少名媛贵妇,她们也是爱好看的,也会买各种香料来熏,买各种香粉来扑,但却没有一种香,像姚夫人所用的这般浓郁,这般特别的。
其二,不知你还是否记得,我们八月十七日初来南恩州州衙时,知州陈南阳陈大人亲自来迎。
当时,宋某见陈大人有病在身,就慰问了几句。陈大人说,他的病本来已经好了,只是听说阳春县出了大案,一时上火,才旧病复发,喝了药也不管用。宋某回答说,陈大人身上的药香还没散尽,就要为迎接宋某而奔忙,实在过意不去……
宋某说这番话时,的确闻到陈大人身上有股淡淡的香味了,但因为陈南阳刚刚说过,他是喝了药的,因此便想当然地以为,陈南阳身上的是药香味了。
但此刻我却不那么认为了,因为姚夫人身上的香味提醒了宋某,让宋某明白了,八月十七日那天,宋某在陈南阳身上所闻到的香味,压根不是药香,而正是姚夫人身上所带的这种香味。”
听宋慈这么一说,众人都惊呆了。因为宋慈的这段话,太令人浮想联翩了。大伙不禁对陈南阳与姚夫人之间的关系,想入非非了。
宋慈也知道众人是怎么一个想法,只是他抱着慎重起见,开导众人道:“当然,单单凭借身上一样的香味,就断定二人有非分的关系,这也太过武断了。
宋某刚刚升任广南东路提刑,南恩州更是到任后首次造访,并不知道这里的风土人情,万一这香味,是当地一种很普遍的香料或香粉所造成的,也说不定。
就像宋某年轻时,在书院里读书,讲学的先生喜欢在房中熏香,在这样的房间里呆久了,出去后同窗之间一闻,个个身上带着香,都一个味儿。
这就是宋某想去‘鲁氏香铺’看看的原因,了解一下当地使用香料的情况,以免误会了陈南阳与姚夫人之间的关系。”
说话间,宋慈一行已来到河边,一艘画舫主动靠近,问宋慈他们是否需要用船。宋慈便说想去鲁氏香铺,问送不送?船家说可以送。于是宋慈他们便坐上去了。
到了鲁氏香铺,宋慈问船家要多少钱?船家说一百文就够,宋慈便给了他,并说可以在原地等,因为他们会很快出来。船家便在原地等着了。
鲁氏香铺的掌柜斯斯文文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男子,身材清瘦而双眼有神,乌黑的眼珠子左右转着,一看就知是个精明人。
这掌柜见宋慈一脸迷茫,便主动问他需要买哪种香?
宋慈答不上来,只说闻到过,但不知是何种香,只好各种香都闻一闻,闻到相似的,自然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