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穿成农家女 :耕田织布成首富)全文在线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七巧精选免费小说大结局阅读_穿成农家女 :耕田织布成首富
周家在昌州有三个醉香楼,七巧算了一下,觉得还是限量供应最好。
“为什么?”
有钱赚不赚,这不是和银子过不去吗?
“限量供应,提供预定,吊吊胃口,人都是这样的,越是容易满足的东西越不稀罕,越是得不到的越向往。”
周文立觉得这话确实有道理。
七巧大致问了一下酒楼的经营情况,醉香楼是身份的象征,有头有脸的人请客都是在醉香楼,所以生意还是很不错的。
“那就每个酒楼准备二十套烤炉。”
“会不会少了点?”
“要卖晚餐的吗?”
自然是要卖的。
“那一天就是四十桌了,这也不算少了,再多就没有稀罕的感觉了。而且,这不比炒菜烧菜这些活儿,这是慢工出细活,也费人手的,还要指点客人自己烤,对店小二来说是新差事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就算你要加量也得等一段时间大家都熟悉了再增加。”
周文立瞬间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心里再次感叹这丫头真是一个做生意的好料子。
他甚至想,夏家要是开酒楼的话,是不是就没醉香楼什么事儿了?
一起到忍不住认真的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小丫头。
七巧……这是什么眼神?
七巧想莫不是说得太多掉了马甲?
唉,她真是太难了,想着周家对自己还不错,自然就全心全意为他们考虑了。
结果就是在为难自己了。
“夏姑娘,醮料的事儿你考虑得如何了?”
既然决定要做这门生意,肯定是什么都要掌握在手中才行。
若有朝一日她因为别的事儿拿不出醮料来岂不是误了大事?
“我之前也提出过,夏家可能会使用,如果你无异议的话这事儿就成交了。”
“顺子,笔墨纸砚伺候。”
“是。”
顺子立即去书房寻来了笔墨纸砚。
七巧将调料的方子写给了周文:,小茴香、孜然粉、花椒粉、熟芝麻、瘦腰果麻辣鲜炸花生碎黄豆粉海椒。
还特意告诉他一定要多准备一些,毕竟烤串的味道好不好,一定是看调料。
周文立写了契书,七巧签字画押,一千票银票到手。
卖这个调料配方也是有售后的,七巧让他安排几个婆子过来跟着自己学三天。
出师后就可以上岗了。
周文立自然是感谢了一番。
做生意就是要和这样的人一起做才行,不拖泥带水很是利落。
“对了,你庄上的事儿顺子已经让我们府上的管事处理了。”
“多谢周公子。”
“不必客气,还希望夏公子夏姑娘在这儿多住些时日,看看醉香楼的生意如何?”
“这是自然。”
七巧要在这儿看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七巧送走了周文立都还很感慨:一定要和土豪做朋友!
想不发财都难。
这要是和寻常百姓做生意一文一文的挣,真的是如针挑沙一样,想买一个庄子怕是难上加难!
第117章易安先生
周家醉香楼要出新菜品,作为技术顾问的七巧很忙。
直到这一天的到来,因为提前的铺垫加上限量供应醉香楼的生意比往常多了一倍还多。
反响也很好,大多人都说好吃,有趣。
还有人临走之前为家人朋友预了餐,要带他们来尝尝。
周文立请了七巧在甲字号雅间边吃边聊边等着楼下的战报。
到晚上打烊的时候,掌柜来了。
“回公子,今日备下的菜品提前就销空了,客人们都说好吃,明天和后天都预订完了,客人唯一不满的是限量供应,觉得咱们醉香楼有钱不赚,公子,您看这事儿?”
“先按这个执行,不用更改。”
周文立充分理解了什么叫吊胃口。
如果他敞开供应,未必就有这般火热的场景。
果然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吃不到嘴里的永远在惦记。
“是。”掌柜略感失望,觉得九公子不懂经营,回头给大老爷说说。
周文立自然不知道他有这样的小心思。
知道了也无妨,这个新式吃法大伯就说过由着自己折腾,他绝对不参言。
这边七巧就要告辞了。
“今天很顺利,相信以后也没什么问题的”
她坐镇就是为了应付不时之需。
看来没有什么担忧的,毕竟周家餐饮界的大佬,掌柜们都是身经百战的人,有的是经验应对突发情况。
“有劳夏姑娘了。”
“周公子客气,这是七巧应该做的事儿。”
毕竟赚了人家的银子。
“七巧准备明天和哥哥去庄上看看,收拾妥当了就搬到庄上住了,这段时间承蒙公子照顾,多谢了。”
生意完成,自己也有落脚的地方,再住着人家的院子就不太方便了。
“那个院子是空着的,你只管放心的住,庄上到底离城里远,不方便也不安全。”
“无妨,七巧本就是乡下姑娘,能吃苦的。”七巧还要借顺子用几天:“等这次回去时再还将人还你,可行?”
“顺子的任务就是伺候你和夏公子。”
“七巧谢过周公子。”
周文立……这谢了一次又一次的,真想问问她除了口头的谢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表达。
是了,自己又盼着什么?
七巧站起来突然想到一个重要的问题。
“请客公子,昌州有哪些书院,口碑好的书院又有哪几家?”
“书院?”
“是的,哥哥们即将来参加乡试,虽然文先生教导得很好,但是还是想让哥哥们适应一下书院的教导方式,或许对他们有益。”
在七巧的眼里,文秀才是私塾先生,做学问或许是足够的。但是要应付考试,还得找专门的培训机构。
这些书院就是培训机构,毕竟他们有着培养人才的经验,有针对性的复习系统化的训练,才能让哥哥们在考试的时候得心应手。
“昌州最有名的书院是南山书院,但是,不一定进得去。”
连周文立都没有把握进去。
“此话怎讲?”
七巧以为有钱就能使鬼推磨,不就是钱的事吗?
大不了她用这一千两银子去砸开书院的大门。
“南山书院在昌州有名,是达官员人公子们读书的地方,进书院的人家世都非同寻找。”
七巧愣了一下,好吧,又见三六九等。
“连公子都不能进去?”
“如果要进,或许也行。”
长姐求了姐夫一封信的事儿。
“但是,周某人不喜欢那里。”
七巧一下就明白了。
商户之子与官家子弟隔着天然的屏障呢。
或许是相互看不起。
所以,农家子弟压根儿就没必要去凑热闹了不是?
七巧有点郁闷,花钱办不了的事儿才是大事儿。
想要给五哥六哥找点捷径都挺难的。
“大伯父将为我请易安先生为师,他日令兄到昌州,如果有需要可以请易安先生答疑,不一定要进学堂。”
“如此就多谢周公子了。”
意思是让五哥六哥做一个旁听生。
只是不知道这个易安先生为何方神圣。
若是一个有本事的,当旁听生也无妨。
七巧满怀心事的离开了醉香楼。
“顺子,你知道易安先生吗?”
在这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要打听一个人谈何容易,更何况七巧对这儿原本就不熟。
“易安先生是有名的大儒,早些年皇上下旨请他入宫教导皇子们,因着他生性散漫不受约束,去教了一个月就恳求皇上放他出宫。出宫后游历山川,去年才回到了故居。”顺子说起易安先生很是激动:“因为和周家有旧,大老爷前日亲自前去拜访,昨日又带了九公子去见他,易安先生考校了公子后同意到府中教导九公子。”
好家伙这可真是一个大咖啊。
连皇子都不愿意教导,却愿意教导周文立。
说明啥?
七巧知道古代文人真正是很清高的,从来不畏ʝʂɠ强权和金钱折腰。
要让这样一个大佬心甘情愿的教导周文立,只有一种可能:周文立是一个可塑之才。
先生爱才,再加上有旧情,所以就同意收下了。
“小的听公子说,先生给大老爷提了一个要求,九公子上学,不是在府中,一年之中有一大半的时候要跟着他去游学。”
七巧……这可真是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发挥到了极至啊。
“你们家大老爷答应了?”
寻常人家是不会同意的。
“大老爷同意了,说九公子就交给先生打磨了。”
七巧默默的点头。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