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解忧赵匡胤(解忧赵匡胤小说全文)在线阅读-解忧赵匡胤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

时间: 2023-12-24 09:23:28  热度: 3℃ 
点击全文阅读

步入其中,外堂十分宽阔,水磨石板铺地,于阳光最好的角落里养着一株绿叶盈盈的金钱树,旁边错落摆放着白间黄、黄间白的菊花品种,十分讲究,尤为可爱。这个时间,来钱庄的人存储银两、兑换番币的人很多,钱庄几个掌账忙不停。跑堂的伙计则给每个人奉茶、又配上一碟子点心、一碟子干果,敬请稍候。随行的掌书将赵匡胤的名帖交给了伙计。

不多时,钱庄掌柜急匆匆跑了出来,将赵匡胤迎往内堂上座,说是已经差人去请翟清渠了。内间设置雅座,飞檐画栋、珠帘绣额,更是繁华异常。内屋里依然供奉茶水点心,墙角矮几上用透光的琉璃盏养着一尾金鱼,灵动可爱。光看着里的陈设,便是一番明明白白地彰显富贵,却又恰到好处并不招人厌恶。赵匡胤在心里暗想,这翟清渠平时倒不怎地摆阔,吃穿用度更像是一般小康人家。只在大事上才可见他所能调动的资源是怎样令人咂舌。如今看到这钱庄内部的陈设,心中自然又有另一番感悟。只觉得这种历经百年的富贵,当真是深不见底,自然不是王家那种乍富可相提并论的。

又等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翟清渠终于挂着一副懒洋洋的神情出现在门口。身上一件紫色与玉色相间的大氅,在日光下流转出烁烁光华,一派潇洒倜傥,更像是一位富贵闲人,而非是锱铢必究的商贾。

“都督大人忽然来访,蔽下准备不周,实在惶恐之至。”翟清渠冲他双手作揖,态度恭敬有礼,但又实在叫人看不出他有何惶恐。

赵匡胤客气自然,先是赞了他这钱庄布置得十分雅致,就连前堂供人饮用的茶水都清甜可口,是顶好的茶膏和上好的泉水。

“那方泉眼是先祖命人自掘出的,就在城外别院中。每日让人运来三五十桶,城内的茶肆、酒楼用水皆取于此,顺道也就供应钱庄一些,不费本钱。”这话说是不费本钱,但又有几人能轻轻松松做到这样“顺道”之事。翟清渠说完,微微颔首又道,“左右不过是钱庄生意的微末小心思。无论是存、取、贷、兑,钱庄最要紧的便是让人放心,相信无论是大货还是小款,钱庄都是一个妥帖的去处,时刻都有这坚实的财力。如何让别人理会得这般意思,自然是处处细节上都要下功夫。一点茶水耗费,不足一提。”

赵匡胤点头称是,他心中惦记着官钞之事,想开口询问,可翟清渠偏偏自己不提。一会儿让他品一品新茶新香,一会儿又拿出江南西道刚上市的蜜橘。赵匡胤心里一直默念要沉住气,耐着性子活生生吃了个半饱。被翟清渠搞得无比烦躁,眼见自己再不提此事,翟清渠就要命人摆饭了。

赵匡胤沉了张脸,便要开口询问。偏此时,这位翟总账不知是自己玩够了,还是瞧出了赵匡胤的脸色不郁,抢先开了口:“有一物,还请都督看一看。”他说罢,便从袖子里取出一个紫檀木制的素面匣子,揭开一看,里头是一张绘纹精致的宝钞。这宝钞比一般通用的钞子略大一些,正面正中写着四个大字“陇西官钞”,四周是描绘得各类防伪用的纹路图案,有青绿色的,也有红铜色,繁复得几乎难以一眼看尽。

赵匡胤很是激动,伸手将这钞子拿在手里,才发现纸张也是特质的,轻轻一甩,便发出哗哗的声响。

翟清渠向他解释:“这纸是江南特制的竹丝纸,在制作纸浆时便掺入了铜丝,成纸质地轻薄,又有不一般的手感。上面的颜料取自西南山中的一种矿石,研磨成粉,加ʝʂɠ入胶质,遇水不化,遇火留迹,即便使用个三年五载,亦不会褪色变形。这些物料翟家都能供应,但此官钞唯有盖上陇西督府大印才可生效。这上头的功夫,便要请都督自己花心思了。”

这是自然,若此事全靠翟家,那岂不是将陇西整条银钱都交予翟家。素来在大事上的合作,既要有信,亦要讲究牵制。赵匡胤很是满意,点点头又问:“可有算好,可发多少宝钞?何时可印?”

翟清渠细细的眉眼蹙了蹙,缓缓伸出了三支手指,道:“这几日把陇西官库和都督府私库的可作保的银子算了算,我以为首批照着三万两官银钞发行较为合适。也就是钞子上的二两银子,便在官库中备有一两银子作保。”

翟清渠语速十分缓慢,有种务必要让赵匡胤听清楚其中每一个字的意思。三万两,其实比赵匡胤心里想的数要略少一些,但应付过今年,大约也是够了。明年若能在战事上有一些作为,他便敢将这个数字变得更大一些。如此想来,便觉得此事安排得已算十分妥帖。“翟先生办事,考虑周详,甚好。”赵匡胤赞许道。

话音刚落,翟清渠却啪地一声,将那匣子重新阖上,又收了回去。“确实甚好,可回来之后,翟某左思右想,直至今日还未想明白,翟家究竟有什么理由要在这件事上与陇西府捆绑至此。”翟清渠声音冷冰冰的,令这突然反悔意思听起来令人更加刺耳。

赵匡胤大为震惊,不解地问道,“先生这是什么意思?你我之前议定,翟家钱庄为陇西府代管此钞,陇西官钞可在各地钱庄通行,翟家钱庄以万万分之一抽取费用。经年累积,自然也不会令你蚀本。何况,你我彼此有约在先,今日为何突然反悔?”

翟清渠的声音失去了玩笑的意味,微有沉意,“突然反悔自然是翟某不对,只是这番生意风险极大。我亦不妨直言,若有朝一日,陇西府不再是都督你当家,那在钞子上多出来的一万五千两银子,兑换的风险可不就得全靠翟家抗下了。”

翟清渠所说的顾虑,对却也不对。首先便是国朝从来是认印不认人的,即便有一日赵匡胤调任别处,这官钞上既然印着陇西府官印,接任者自然也会担保,断没有甩手不认的道理。再者,万万分之一的佣金,与这一万多两的风险相比,可以算是不错的收益了。赵匡胤向来认为翟清渠是个平日爱耍小脾气,但在大事上却是极有胆识,更没有惧怕风险之说。再退一万步说,他若是早有退却之意,又何必令人花费这些心思去造纸绘纹。这么一想,赵匡胤便有些恼,只觉得翟清渠不知又在动什么坏脑筋。此时也不便与他发怒,官钞一事,眼下除了倚仗翟家,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先生知道这些银钱,并非要入赵某私库。一部分将用于买地、开垦,鼓励桑种,再有一部分买粮、备军,以防邻敌窥伺。桩桩件件皆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