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祝晚梨司淮是什么小说_主角是(祝晚梨司淮)的小说(祝晚梨司淮)最新章节无弹窗阅读

时间: 2023-11-21 09:21:55  热度: 16℃ 
点击全文阅读

“家中年关只有父母和青影,她要再入了宫来陪我,只爹娘过年更是清冷。宫中有陛下和白婕妤都诸多姐妹,怎么都是热闹的。”

何况,她也不愿意妹妹来宫中受苦。

她便罢了,青影这么小的人儿,就该在宫外高高兴兴的才是,入了宫就是束缚了她。

“行,都依你。”

殿外风雪未歇,不过小半个时辰,原本清扫过的角落又堆了积雪,偶有枝桠被积雪压得簌簌作响,声音在这深冬里显得格外清脆。

第140章整治言官

两人一同用过了午膳,坐在软榻上下棋消食。

司淮提起裴家的事情来,“边关大捷,估摸着明年三四月,裴庆便要班师回朝。太后有意,给裴氏贵妃之位。到时裴家势必更为权重。”

祝晚梨执棋落子,“贤妃娘娘家世显赫,又掌宫权,膝下更有二皇子,亦可为贵妃。如此,便可解陛下之忧。”

司淮摇头,“正因她膝下有皇嗣,才不能太早为贵妃。”

祝晚梨指尖微顿,看他,“可这样一来,便无人能压制德妃了。还是说,陛下已有打算抬哪家贵女入宫为妃?”

她想了想,吏部尚书、金吾卫右将军、光禄卿几位重臣家中,皆有年岁合适的嫡出贵女,若是入宫,便可封妃。

司淮顿了顿,而后抬首,桃花眼里尽是笑意,“吃醋了?”

祝晚梨深觉莫名其妙,垂首又落下一子,“臣妾只是觉得,这是最好的法子。”

他就笑,“谁说这是最好?”

说话间,紧跟着祝晚梨的后头放下一颗棋子。

原本是困境的棋局瞬间发生翻转,那一处看似不显眼的地方落了一子,竟叫整个棋局为之变动。

祝晚梨皱眉看了半晌,手中的棋子还是无处安放。

她笑叹一声,“我输了。”将棋子放了回去,问他,“陛下说的好法子,是什么?”

司淮笑着撑颔,“你是不是忘了宫中还有一位要紧的人了。”

“谁啊?”她不解。

“你。”

“我?”她愣住了。

冬日里昼短夜长,数不清的日子一眨眼便过了。

再一晃眼,已是次年的旦日。

元日大典上,司淮诏书为先帝追加谥号,议定新朝年号为景安,颁发圣旨大赦天下。至此,长治朝真正落下帷幕,取而代之的景安朝。

新朝的第二道诏书,便是追赠懿德太子为懿清帝。

此诏书一下,朝臣们便沸腾了。

先帝万事皆要朝臣们商议再商议后才裁定,朝臣们早习惯了那样的君臣相处之态,可新帝行事果断,雷厉风行,更不喜朝臣们在民生大计之外的事情上掺和过多,等朝臣反应过来后,竟是发觉许多事情陛下和相阁大臣议定后便定下了,陛下居然未在大朝会上先给个预告!

譬如懿德太子为帝这事,朝臣们就很不淡定了,尤其是大批的言官。

数不清的奏折堆到了紫宸殿大殿上,引经据典地说他将懿德太子追封为帝的错处,说得激烈的,更是牵扯到了荣太后身上,说荣氏一族后戚干政也好,说太后昔年如何纵容太子也罢,总之就是一个目的,势必要景安帝收回诏书!

司淮将一本上谏的奏折丢到桌案上,看着那厚厚的一堆,他忍不住冷笑,“这些言官,上蹿下跳多少年了。”

说什么劝谏的话,不过是看他这个新任的帝王不好说话,不听他们的谏议,便坐不住了。为着保住日后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这才群情激愤。

“可眼下言官们不肯做罢,武将那边,裴家也快回京了……”吴英很是担忧,就怕到时候司淮孤立无援。

“昔年父皇有心推行政策,却桎梏于言官们的束缚,往后还有多少年呢?难道朕也得跟父皇一样,任由他们闹着?”他笑了笑,眸光坚毅得很,“不破不立,总要给他们换个规矩,不然,便都以为皇室所有的事情,他们都要插上话了。”

虽然言官手握劝谏的权利,可近百年来,言官劝谏的范围不断扩大,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于皇帝选不选妃,选哪家贵女为妃,言官都得说上两嘴,手伸得实在太长。

做个帝王日理万机已经够累了,司淮不喜欢事事都被人盯着,便要快刀斩乱麻,早些把朝堂理顺了。

“他们不是会哭诉吗?说朕愧对先帝,肆意追封,就差要以死谢罪了。跟谁不会似的。”

翌日,大朝。

百官惊讶地发现,陛下居然不!来!上!朝!

一询问才晓得,原来是陛下昨日去了一趟椒房宫,想及昔日与懿德太子之情谊,不免动容,因思念兄长太甚,以至于病倒,不能上朝了。

再一打听,荣太后也病了。

说是劝诫新帝莫要追封无果后,又想及昔日独子,心中抑郁,躺床上好几日了。

这可了得!

言官们更是激愤了,你一个皇帝,怎能不上朝拘泥于儿女情长!你一个太后,怎能还劝不住皇帝!

紫宸殿的折子更多了。

可是这折子就像石沉大海似的,都没个回响。

连着几日,送进紫宸殿的折子,只要涉及懿德太子的,一律不予批复,其余的还是如之前一样,批复得快而精准。

可一说上朝罢,新帝就病了。

民间渐起言官逼迫新帝的谣言,百姓们这下也不理解了。

人家新帝多好的人,当年洪灾的时候为国为民都没倒下,现在成了皇帝了竟然被言官口诛笔伐得病了!懿德太子又是多好的人,且这是皇室的家事,皇室族亲都没人反驳,宗正寺也没吭声,你几个言官倒好意思吆五喝六!

于是言官们遭罪了。

上朝下朝的途中总会被扔些臭鸡蛋、烂菜叶子的。

这也没法子,官员们甚至不能派人去捉那些“刁民”。因为大邕重言官,也重民心,贪官污吏便是要被扔臭鸡蛋的。

可从前都是那些帮着帝王压榨百姓的奸臣有这遭遇,素来以清名著称,清高孤傲的言官们,这还是头一次被民间百姓不喜,这样大规模地受到来自百姓们的嫌恶。

言官们虽然头铁,可那些夫人女眷们可受不了了。

本是皇室自个儿的家事,丈夫、儿子非要去插一嘴,弄得他们一家都成过街老鼠了,这哪里能忍!

言官们不知不觉间受到了里外的攻击,不过小半月,好些便都偃旗息鼓了。

虽还有些顽固分子,可已不成气候。

这时候,相阁重臣也都出面,支持新帝之诏。

第141章宫权

这时候,相阁重臣也都出面,支持新帝之诏。

不过一月时间,朝堂之上风声渐转。

司淮登基后头一回与朝臣掰手腕,不费一兵一卒便胜了,别小看这一来一回的拉扯,作为新帝,能在登基之初拿稳话语权,对于日后行事,是有莫大的决定作用。

慈安宫内,荣太后端了茶盏,却始终没有喝上一口,眉间几分愁意消散不去。

“虽说如今言官们消停了下来,可君臣不睦,于社稷安稳不利。”她放下茶盏,看向对面坐着的司淮,说道:“眼瞧着就是龙抬头的日子了。甘露殿也许久未曾热闹过,不如趁着好日子,大宴群臣?”

说是个宴会,实则也是和睦君臣的意思。

压抑得久了,总要件事情来缓和一二。

“母后所言,正是儿子所思。”司淮笑了笑,他今日来本也有这打算,太后却先于他之前说了。

荣太后见他没反驳,心下稍安,眉峰间的皱褶总算有所松弛,说起另外一事来。

“如今也是新朝了,宫中多年未曾大选,去年本该有选秀,因着先帝丧仪,便耽搁了。眼下宗室子弟大有适龄未婚配的在,京中大臣之家也有好些待嫁之女,也该好好办一办,热闹热闹。若瞧着合适的,选进宫来,给你为嫔为妃也是极好的。”

这番话最要紧的还是最后一句。

边关战事平息,礼部和鸿胪寺遣往边关与北狄议和的官员也已在路上,等诸事平息,裴庆便要班师回朝,彼时德妃的位置也得动一动了。

如今后宫之中,虽已有显赫出身的贵女,可却非武将重臣,以免裴氏一家独大,自然要遴选新的贵女入宫,平衡裴氏之势。

“母后说的是。”司淮端正坐着,没什么表情,“只是儿子觉得后宫已然充盈,不必急着选妃,先给宗室公卿选配合适的罢。”

“淮儿,你……”她叹了口气,“后宫宫权,总不能一直放在哀家这儿。我到底成了太后了,是老一辈的人,再捏着宫权不合适。你既然不想立后,又不愿纳妃,那你何时寻了人将这宫权领了去?哀家可先说好,渺儿不能接这权。”

因着懿德太子的事,荣家已然过于显眼,要是齐渺再得了太重的宫权,外戚太过得势,于她们而言,并不见得是好事。

“宫中已有一个裴氏,再招权臣之女入宫,也未合适。除了裴氏,宫中有的是贤惠聪令的女子,可掌宫权。”他说这话时,眉眼间就忍不住浸润了笑。

荣太后沉吟片刻,“你是说,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