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余卿卿梁寒川)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余卿卿梁寒川)章节列表_笔趣阁

时间: 2023-11-07 10:03:32  热度: 22℃ 
点击全文阅读

  余卿卿不认同,“不可能是误传,辽东王公开支持三皇子,天下皆知,师父当时还叹息,一代枭雄临了瞎了眼,要落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若是如此的话,往后我便提防着些,但生意还是可以做的。”梁寒川抚了抚余卿卿的眉心,“别皱眉,你提醒了我,我心里会有数的。”

  “嗯。”余卿卿应了声后便陷入沉思。

  辽东对面是特力族,这个种族的人力大如牛,野心勃勃,从大夏开国至今,特力族时常对大夏朝发动侵略战争。

  最大的一场战事便是十几年前,老辽东王连带膝下五子全部战死,才堪堪保住辽东边境。

  辽东军损失惨重,辽东王府更是只剩六公子温明渊一个成年男子。

  温明渊是老辽东王的幼子,因着前头五个哥哥个个出息,他便安心当起了风流纨绔,不学无术。

  直到父兄战死,他才一夜成长,撑起谢家门庭,成为新一任的辽东王。

  虎父无犬子,便是六公子昔日再怎么纨绔不务正业,将门的风骨和强悍是刻在骨子里,透在血液中的。

  他接手辽东军后,卧薪尝胆一年,在特力再次发动战事时,温明渊于千军马万中取了特力皇的首级,重创了特力,才保了辽东边境几年的安稳。

  前些年梁寒川入辽东军时,特力再度发起战事,被辽东军连夺两城后,又安静了几年。

  但特力侵夏之心从未停歇,而放眼大夏朝没人比世代镇守东面的辽东王府更适合抵御特力族。

  朝廷很明白这一点,故而从不敢轻视辽东王府。

  无论新帝是谁,都动摇不了辽东王府的地位。

  而辽东王温明渊,终生未娶,膝下无一儿半女,早早为他亡兄的儿子请封了世子,将来接替他的位置。

  按理,他确实没必要与曹家掺和在一起。

  图什么呢?

  但事实是,他参与了,余卿卿在心里暂时将此人划分为敌对一派。

  梁寒川见她还在想辽东王的事,便安抚她,“放轻松些,我们比旁人多知晓一些未来要发生的事,已是占了先机。

  但不必将这些事情时刻压在心里,累着自己,报仇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更应该过好自己的日子。”

  重生以来,余卿卿已经习惯了事事多在心里盘算,肩头压着沉重的包袱时刻不敢放松。

  但触及梁寒川的眼睛,他那双漆黑深邃的眸子里,写满了担忧,她甩了甩头,笑道,“听阿逍的。”

  她如今不是一个人了。

  不能只为报仇,将她的人生都丢弃了。

  梁寒川怜惜地揉了揉她的发,“真是乖孩子。”

  余卿卿莞尔,问起梁寒川今日所行之事,梁寒川一一同她说了。

  晚饭后,梁寒川扶着余卿卿在院子里消食。

  她的伤口已经愈合得很好了,正常行走根本牵扯不到伤口,他依旧小心翼翼生怕她没养好,留下什么后患。

  他从小遭遇刺杀无数,又上过战场,这样的外伤他最熟悉不过,但落在余卿卿身上,他就不敢有丝毫大意。

  余卿卿便由着他,甘心做生活不能自理的残障人士。

  因着昨夜睡得晚,这一夜两人洗漱后便早早睡下了。

  第二日,余卿卿收到了九霄阁江南暗探传来的消息,虽比梁寒川的人迟了几日,却也有了新发现。

  王淑妍暴毙前的一段日子,王知府花重金在镖局请了不少身手好的人充当护院。

  理由是他在任期间得罪了江湖人士,那人武功高强,王知府担心他的报复。

  余卿卿看完消息,想到王淑妍是与人私奔,只怕王知府请那些镖师的真实目的,是防着王淑妍被那个男人带走。

  那个男子身手不凡。

  曹家男子是文臣,不会武功,也不排除他带着有武功的护从。

  但余卿卿更倾向于和王淑妍私奔的并非曹家人,那时皇帝刚登基一切仰仗曹家,曹家如日中天,王知府即便是不愿与曹家一派,也不会轻易得罪了他。

  除非对方隐瞒身份,假装江湖人。

  以曹家这些年强取豪夺的行事作风,曹家男子看中地方知府之女,何须隐瞒身份与她上演苦命鸳鸯私奔的戏码?

  余卿卿莫名想到了镇国公长子,赵淮安,他是武将出身,武功高强,会不会当年与王淑妍私奔的男子是他?

  这个想法也只片刻,就被她否定了。

  据她得到的情报,赵淮安与妻子关系极好,因他妻子是江湖出身,镇国公老夫人抵死不肯同意她进门。

  赵淮安为此请辞了自己的镇国公世子身份,大有老夫人不同意,他便带着妻子浪迹江湖的架势,老夫人才终于认了这个儿媳。

  他能为妻子做到这种份上,就不可能是那个与王淑妍私奔的人。

  余卿卿想不透这些,但有些事却在她心里越发清晰了。

  前世假霓凰认定余卿卿就是镇国公真正的孙女,那定是她曾以镇国公孙女的身份在国公府生活过。

  爹娘捡到她那日,她穿的衣裙被保存了下来,余卿卿看过,用料极好,不是寻常商户和普通官员家的孩子能用得起的。

  只不知他们为何又弃了她。

第156章唤醒

  鼓励寡妇再嫁的政令一颁布,整个玉幽关都炸开了。

  但,找媒婆说亲的并不多。

  长久的思想禁锢,大家都不敢轻易去做那个冒头的,尽管那笔补助金很诱人。

  在大家还在讨论寡妇是否应该改嫁时,有一群乞儿穿梭在玉幽关的大街小巷。

  他们手里扬着纸,嘴里喊着,“玉幽小报,玉幽小报,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保家卫国……”

  “玉幽小报,玉幽小报,谢记面饼作坊招女工啦,工价不低,包一日三餐,再嫁妇人优先……”

  有好奇的拦住乞儿,“什么玉幽小报?”

  “花木兰又是谁啊?”

  乞儿咧嘴一笑,将手中的纸举在众人面前,“各位老爷夫人,这就是玉幽小报,是专门写天下趣闻故事,记录玉幽关最新消息,也是刊登作坊招人,店铺开业等消息的报纸。

  花木兰替父从军就是小报今日的故事,十分精彩,往后咱玉幽关有个店铺优惠,或是哪里有什么大事,要办什么活动,甚至逍王殿下有何新政令也是会发在这上头的。

  两文钱一份,按年订阅更优惠,可准时送报上门,让您坐在家里,也可知天下事,老爷,您来一份嘛?”

  “殿下也用这报纸?莫不是蒙我吧?”男子怀疑。

  乞儿指了指报纸的一个方块,“您瞧,鼓励寡妇再嫁这条政令就写在最前头,可惜我娘去岁过世了,不然啊,我娘就能赶上这好政策了。”

  有个妇人嗤道,“你这小乞丐,昏了头了,哪有盼着你娘改嫁的。”

  乞儿却道,“我爹去世又不是我娘的错,她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为何不能有新的生活?

  若她改嫁,娘有丈夫帮衬,我和弟弟也有爹,娘不会累死,我和弟弟也不会成为无父无母的乞丐。”

  “那也丢人啊,好人家的女子一生只侍奉一个男子,只有那等地方的女人才……”妇人的话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大家都明白。

  只有勾栏瓦舍的女人,才会历经男人无数。

  有个书生打扮的男子出声道,“大娘还是慎言,这政令是逍王殿下颁布的,殿下来玉幽关这些年,所行之事哪一桩不是有利于百姓的。

  他这般做,只怕是想为丧偶的妇人们谋条生路,大娘您也是女子,万不可看轻了自己,花木兰尚能替父上战场杀敌,玉幽关的寡居妇人们为何就不能再重新活一回?”

  妇人沉默。

  书生言尽于此,也不再多说,递给小乞丐两个铜板,“给我来一份。”

  乞儿高兴接过钱,抽出一张报纸送到他面前。

  书生接过,也没走,直接就打开报纸看了起来,围观的有识字的也凑了过去,有个人边看边将报纸上的内容读了出来。

  众人竖起耳朵听着,听到余卿卿作坊招工待遇时,大家蠢蠢欲动,但有人不解,“为何要将差事优先让给再嫁妇人?”

  书生还是那句话,“定是殿下想给她们谋条活路,故而向谢记的东家提了这个要求。”

  众人想想也对,这世道女子本就艰难,寡居女子更是不易,若他们再嫁后还能有个稳定差事,往后的人生便就不一样了。

  那人读完招工的,又跟着念花木兰的故事。

  只不过,花木兰的故事才读了一半,书生已经将故事看完,合上报纸,带走了。

  那人正看到有趣,没了下文,不由喊道,“我还没看完呢。”

  书生不以理会。

  倒是那个乞儿还在,他笑嘻嘻道,“爷,我这还有,您要不要买上一份看看?”

  两文钱不多,那人便拿了一份,后面陆陆续续也有不少人觉得新奇买了份。

  最让人意外的是那不赞成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