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姜甜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我在省道卖盒饭,极品亲戚全完蛋最新章节

时间: 2023-11-04 15:31:39  热度: 28℃ 
点击全文阅读

  王家人把自己塑造成了清纯无辜的白莲花形象,他们自己倒是从这件事情里摘出去了,却把五姑奶奶给害惨了。

  这件事情吧,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完全看公安局怎么处理。

  判刑是没那么容易判刑的,毕竟也没对何家二老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但侮辱英烈、寻衅滋事是肯定的,而且关于五姑奶奶到底有没有勾结儿子儿媳妇,想要对何家二老谋财害命这件事情,上面领导发话了,一定要彻查!

  总之,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五姑奶奶和她大儿子儿媳妇,暂时是别想回家了。

  倒是她大孙子,主动去公安局说明情况后,第二天就被放了出来。

  但县城就这么点大,哪能藏得住什么秘密呢?

  更何况,好巧不巧的,大孙子上学的普高,正好有个女老师的丈夫,就是公安局的。

  听说学校有个学生,因为涉嫌侮辱英烈、串通家人谋财害命,被叫到公安局去接受讯问,女老师立刻把这一情况反映到了教导处。

  这个年代的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可比学习成绩高得多。

  尤其是普高这种地方,越是成绩比不过重点高中,就越是想在校风校纪上压对方一头。

  五姑奶奶的大孙子,刚从公安局出来,回到学校,就被班主任黑着脸叫到了办公室。

  最后的结果,就是学校给他保留一丝体面,只要他主动退学,学校就不通报批评,外加强制开除了。

  反正这个学是肯定上不下去了,要么识相点,自己主动退学。

  要么就是被学校通报情况、宣布开除。

  等到五姑奶奶放出来之后,听说大孙子被学校勒令退学了,两眼一翻白,当场晕了过去。

  她大儿子不服气,还想去何家闹事,找何家二老讨个说法呢。

  结果在村里一阵吆喝,没一个王家人愿意跟他去何家闹事的。

  开玩笑!他们只是贪,不是蠢好吗?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何家二老,在县公安局肯定是有人罩着的。

  不然怎么能一点证据都没有,就把人扣在公安局好几天?

  村里人不知道“寻衅滋事”按规定确实可以被拘留的,都以为五姑奶奶这次肯定是踢到了铁板,得罪了什么大人物。

  想想也是,何向军虽然死的早,但,谁知道他生前在部队的那些老战友们,有没有哪个混出头、当了什么大领导呢?

  这很有可能啊。

  不然那天来抓人的,为啥不是镇上的派出所呢?

  越想越害怕,王家到底还是有几个好心人,私下劝五姑奶奶,不如就这样算了。

  毕竟“民不与官斗”,何家二老确实没儿子,但,谁知道他们都认识什么大人物呢?

  此言一出,五姑奶奶一张老脸哟,顿时吓得惨白惨白的。

  她可没忘了,当时她被派出所的人带走的时候,那两个坐着警车去何家送礼的,一个是什么“局长”,另一个是派出所的所长。

  随便哪一个,都不是他们这样的小老百姓能招惹的。

  这一刻,五姑奶奶突然无比后悔。

  “别去!别去了!以后咱家,谁都不许再去我二哥家闹事!”

  五姑奶奶死死拽住了儿子的胳膊。

  ……

  好好一场乔迁喜宴,差点被一个又蠢又毒的老太婆给毁了,姜甜真的忍不住怀疑,当时大舅帮忙请来看风水的那位老先生,是不是道行不够。

  不过事实证明,老先生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何家二老搬过来之后,好事是一桩接着一桩的找上门。

  第一件大好事,当然就是二女儿和二女婿难得请了一次长假,回来陪爹娘住了好几天。

  二女婿是纺织厂分厂厂长,按理说本来是不能请这么长时间假期的,这次正好要回来开会,出差之余,白天开会,晚上住在丈母娘家,倒也不算犯错误。

  何爷爷何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

  女儿女婿都在努力为国家做贡献,每次回娘家都是来去匆匆,他们虽然心里为女儿骄傲,但做父母的,谁不想让儿女多陪陪自己呢?

  毕竟年纪都这么大了,谁知道今年见了面,明年还能不能见得着呢?

  二女婿陪老婆回娘家,本来应该挽起袖子,给老丈人干干活的。

  谁知道姜甜给二老盖这栋房子的时候,花了太多心思,家里压根就用不上他这个女婿。

  劈柴?姜甜财大气粗,一口气给二老买了一千斤煤球放在家里,够他们二老烧好久的了,根本不用买柴火。

  挑水?水井就在院子里啊,还特意装了压井,要用水的时候,直接压几下就出来了,家里压根连水缸都不用准备。

  闲着没事干,二女婿干脆“发挥特产”,帮老丈人把自家小超市给开了起来。

  本来这件事情姜甜是打算自己做的,但没抢过二姑父。

  二姑父毕竟是纺织厂厂长,在省城认识不少熟人,有些姜甜需要去找一找,才能找到的货源,他打几个电话就搞定了。

  各种开店需要的货源,流水一般的送到店里,没过几天,何家二老的小超市,就开门营业了。

  开业那天,看着超市正门上面的大招牌上,印着大红色的“向军超市”四个字,何爷爷何奶奶忍不住热泪盈眶。

  超市开业这天,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司法局、财政局、农业局、人武部……全县几乎一大半的机关单位领导,都亲自上门贺喜。

  虽然只是露了个脸,没吃饭就走了,但这阵仗,也足够把336省道这一片的“大哥”们,都吓得够呛。

  本来按照惯例,在他们的地盘上,开了这么大一家超市,店老板怎么也要专门摆几桌,再备上厚礼,来拜一拜他们这些“土皇帝”的。

  现在,“土皇帝”遇到了“真皇帝”,眼看着何家二老背后,有公安局的林局撑腰,这帮人巴结二老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傻乎乎地凑上来要保护费?

  一时间,何家二老在336省道这一片,成了人缘最好的店老板。

  别问,问就是“大哥”们听说这家超市的老板是烈士家属,他们这帮混江湖的,对烈士也是十分敬佩的。

  保护烈士家属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欺负他们呢?

第205章 本地“八卦党”最爱扎堆的地方

  姜甜本来还担心,爷爷奶奶没做过生意,一时间适应不过来。

  结果没想到,几天试营业下来,爷爷奶奶做的比她想象的还要好!

  二姑父给老丈人找来的货源,都是能摆上货架子、保质期比较长的东西,没想到何奶奶上街买菜,发现每天早上过了九点钟以后,镇上摆摊的一散场,就买不到什么菜了。

  老两口一合计,干脆在超市门口又支了个卖菜的摊子。

  何爷爷早上看店,何奶奶就卡着早市快散场的时间,搬个小板凳坐在路边上,看到路上有卖菜的,挑着没卖完的蔬菜回家,就拦住人家问问价格。

  一般这种没卖掉的菜,卖菜的都要打折处理的,价格可比早市的时候便宜不少,对半打骨折的都有。

  遇到价格合适,蔬菜卖相也还行的,何奶奶就把菜低价收了,省的人家大老远的还要挑回家。她自己拿去摆摊子卖,也能赚点零花钱。

  一来二去,镇上的人都知道,要是没赶上早市,想买菜的,还能去附近的“向军超市”。

  来都来了,买了菜,正好想起来家里的油盐酱醋也没了,顺手也就在超市里买了带回去。

  何奶奶本来想捡便宜,弄点菜卖卖,卖不掉,他们自己吃,也不算浪费。

  结果没想到,自家这小菜摊子,居然意外给超市吸引了不少客人过来。

  再后来,那些常年去双峰镇摆摊卖菜、卖水果、卖土特产的,也都知道了省道边上有个“向军超市”。摆摊没卖完的水果、蔬菜、自家特产什么的,都可以拿过去问问。

  听说老板两口子人特别好,只要东西过得去,价格合适,基本都能卖得掉。

  卖着卖着,何家二老某天突然发现:

  咦?怎么店里一天卖水果卖菜赚的钱,比超市卖杂货日用品之类的,赚的还多?

  等到姜甜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何家二老已经把前面的三间门面房格局改了:

  右边两间不变,还是摆上货架做超市。

  左边那间房腾出来,专门搞了一个家庭小菜场,专门卖一些从小商贩手里收回来的瓜果蔬菜,干菜咸鱼什么的。

  搞到后来,镇上很多早上懒得起来赶早市的,都习惯了起床之后,慢悠悠吃个早饭,吃完饭,再溜达到“向军超市”,坐在门口听别人侃大山,聊八卦,玩够了,再去隔壁小菜场挑点中午要吃的菜,买回去做饭。

  何老爷子也是会做人,发现大伙儿都喜欢坐在他们家超市门口侃大山之后,老爷子又花了点钱,用毛竹和芦苇席,在自家门口搭了个挡雨的棚子。

  这下子,哪怕是下雨天,也不耽误大伙儿在超市门口闲聊八卦了。

  渐渐的,“向军超市”门口,居然成了本地“八卦党”最爱扎堆的地方!

  原因也很简单啊——

  第一,向军超市门口是浇筑的水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