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分享网

励志美文 美文故事 精品美文 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 精选摘抄 故事小说 综合资讯 人生感悟

热推新书程小棠萧昀舒小说全文(程小棠萧昀舒)全文免费阅读_程小棠萧昀舒最新章节热文在线阅读

时间: 2023-10-01 15:45:23  热度: 25℃ 
点击全文阅读

“这样咱们就有更多颜色的一副了。”

打算盘的声音太响,程小棠直接拿她之前的话回绝道:“我年纪小,喜欢鲜艳的。”

“就要这匹最红的,跟娘一起做母女装穿。”

“啥叫母女装,娘可不穿红彤彤的裙子。”谢玲花乐不可支,“你有那份心就行。”

程天禄在临江书院,程文韬还在胡氏学堂考试。最小的程天寿也不着急,要等二哥回来再给他挑穿上就像男子汉的颜色。

程老太笑吟吟地看着孙子孙女们热热闹闹的模样,扭头嘱咐小儿子,“铁牛,你有在好好吃药吧?”

“娘!”程铁牛耳朵瞬间红了起来。

他跟方氏三婚四年,还有没孩子。哪怕程老太没说什么,方氏却始终为子嗣的问题焦虑不安。

直到崔神医给小夫妻分别诊脉后,笃定地说是程铁牛的问题。

幸好不是不治之症,慢慢调养就能好起来。

“老四媳妇,你也去挑一匹吧,图个好兆头。”程老太心情舒畅,难得打趣了下小儿媳。

等收拾好,老程家人才感觉出饿来,竟是连晚饭都忘了吃。

家里蔬菜鸡蛋都是现成的,还有准备给考完三天模拟考的程天禄补身体的大公鸡,正好先做了当作庆祝。

一家人刚吃完,应寒就带着新出炉的喜讯上门了。

为了搞清楚临安府尹为何做出有违本性之事,她下午就跟着于知事去了县城。

经过多方打探,查到了端倪。

于知事两日前出发来钱塘县,根本没有嘉奖程小棠这一任务。那二十匹时兴的锦缎,都是在隔壁仁和县城里现买的。

而让临安府尹这般着急的原因,是当今圣上见到了打谷机和秧马,极为满意。

户部侍郎带着赏赐,正在来钱塘县的路上。

第229章 晦气的名字

听完应寒的话,满室寂静。

谢玲花和方氏不约而同地拧了一把自己男人,不是在做梦吧?

“应姑娘,你,你再说一次?”程大牛疼得一哆嗦,不敢置信地又问了一遍。

应寒理解老程家人的蒙圈,又仔细地重复了一遍,“你们无须紧张,只需在户部侍郎来的时候谢恩领赏即可。”

“说起来,这位户部闵侍郎还是棠宝二哥的同门师兄。”

程小棠立即反应过来,“是那位与袁山长理念不合的北方学生?”

“正是袁山长第一位弟子,闵修远。”

当初ᴊsɢ袁山长之所以放出风声说要收关门弟子,跟这位闵侍郎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人虽为师徒,却理念不合。

袁山长愤而辞官,闵修远步步高升,不到四十就升为四品侍郎,前途不可限量。

若不是外界谣传师徒反目,竞争对手又趁机煽风点火说袁山长乃至整个临江书院都歧视北方学子,程天禄未必会获得连考九天的机会。

只能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听到应寒说要来的户部侍郎是程天禄的师兄,老程家人更加用心地琢磨起要怎么招待。

于知事来得突然,家里只有粗茶招待,程大牛几兄弟从荒地里赶回来,灰头土脸,身上还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粗木麻衣。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老程家将屋里屋外彻底打扫了一遍,谢玲花和方氏还从山上挖了野花种在院子里。

平时干活穿的破衣裳都先洗了收起来,一家老小进出全穿着半新的棉麻衣裳。

反正现在天气热了,男人们在地里可以光膀子,不会磨损太严重。

其间崔县令特意来过一趟,交代了老程家一些避讳,顺便阐明道理,“各级官府奖赏是有规制的,不可随意逾越。”

“这次户部侍郎闵大人奉皇命而来,必然会比府尹。”

程小棠虚心受教,“崔大人,我知道肯定不是因为您小气。”

“调皮。”崔县令笑着虚点了下程小棠的头,“之前就说过,圣上不喜金银珠宝这样的俗物,若是有御赐墨宝,定要好好珍藏。”

送人礼物不应该是挑对方喜欢的东西么?

皇上不喜俗物,她喜欢啊!

程小棠腹诽道一半,突然想起上次与萧昀舒聊天时,那一闪而逝的不祥预感。

“崔大人,皇帝陛下除了喜爱作画、书法、手工之外,不会恰好还喜欢蹴鞠这项老少咸宜的运动吧?”

“怎么了?”崔县令看着一脸纠结的小友,打趣道:“放心,不会宣你进京加入蹴鞠队的。”

还有蹴鞠队?

程小棠幽幽地叹了口气,坐在石墩上思考人生。

“小小年纪怎么还叹上气了?”崔县令乐得不行,伸手揉了揉程小棠的脑袋,“有什么烦恼说来听听。”

“本官既然是一县父母官,你就跟我女儿一样。”

程小棠无语地看了一眼大龄单身男青年,用小木棍在地上写了一个“佶”,“崔大人,皇帝陛下是不是叫这个字?”

“你怎么知道?”崔县令下意识往两边看了眼,“这字需要避讳,不可乱写。”

“我猜的。”程小棠用脚将“佶”蹭掉,忧伤地望天。

她错了。

她不该听说大荣朝的皇帝姓曹就掉以轻心。

重文抑武,笃信道教,热爱绘画和书法,连蹴鞠都喜欢,这不就是遗臭万年的昏德公复刻版吗?

也怪系统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程小棠扒拉着系统奖励记录,皇帝的那条奖励信息既没有金光一闪,也没有龙腾御空的特效。

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条【宿主行为宠爱曹佶一次,获得七十积分。】

连分数都平平无奇,淹没在人群中。

崔县令不信程小棠随便就能猜到皇帝的名讳,不过也不是什么机密,反而是圆嘟嘟的小脸皱成一团更让他感兴趣。

“蹴鞠有什么不好吗?”

上行下效,不只是世家子弟,就是平民百姓会玩的也不少,时不时约上三五好友去踢一场蹴鞠或是马球。

崔县令本人就是马球高手,来钱塘县后没有朋友,无聊时只能来找小棠宝聊天。

“蹴鞠好,玩物丧志不好。”程小棠感慨道。

“你倒是严于律己,难怪有小棠学监之称。”崔县令摇头失笑,“真该让你跟我祖父见一面,定然会满意。”

他们兄弟几个,在四五岁的时候每天都想着怎么逃出宗学去玩。

程小棠又想到一个名字,隐含着期待问道,“崔大人,能告诉我太子殿下的名讳嘛?”

崔大人取过树枝,在地上写了一个“恒”字。

呵呵,重昏候,是你吗?

程小棠送走崔县令后,就一头扎进书房里秉烛夜读。

萧昀舒送来的书本包罗万象,其中一本孙子兵法中还夹着大荣朝的舆图。

在学堂这些天,程小棠收获的不仅有积分和学识,还有对所处的朝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大荣朝的启蒙读物是《千字文》,没有《三字经》和《弟子规》,同时先贤所著的四书五经是科考的重中之重。

那些耳熟能详的千古人物,有些被万民传颂,有些像是没出现过。

大约可以判断出大荣朝是在程小棠所认知的百年混乱时期之后,历史长河的另一条流域。

不知出于什么机缘,程小棠趟了两条河,来到一个似曾相识的节点。

所幸如今是崇宁三年,当今皇帝刚登基六年,大皇子被立为太子不到五年,也没有一个名字带俅的太尉。

说不指定只是皇帝父子俩沾了晦气的名字和喜好。

尽管自我安慰了一晚上,第二天起床后,程小棠决定要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

具体表现在更加关心同窗们的学业,努力督促鲁方带着人开荒。

在徐管事的推荐下,程小棠买了一座综合条件最好的荒山,在关凌村到武泰镇的路上,平时放学后可以顺道看两眼。

而替萧昀舒买下的,则是最贫瘠的一座荒山,没有临近的水源,乱石林立。

据老程家最会种地的程二牛认证,跟干旱之前的北方荒地大差不差。

简而言之,啥都不值得种。

第230章 真金白银有魅力

在程小棠看来,这两座山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再加上萧昀舒买下的一百亩良田,开垦完成的五亩上等荒田,以及胡景焕凑热闹的那座橘树山,试验田的样本就丰富起来了。

等她攒够积分升到四级商城,兑换出十几二十本农业书,肯定可以解决土地肥力的问题,让荒田变良田。

哪怕最后不尽人意,也能积累失败经验。

其实很多农民在种地时都会有新的发现,偶尔会有一片粮食长得特别好或是成熟得比较早。

只是很少有人总结出来。

一来他们没读过书,不能很好地用文字记录下来;

二来试错成本太高,农民们忙活一年也只求地里能丰收,舍不得费钱费力地去验证一个想法。

比起自己,宁愿更相信县里粮铺新进的种子,那才保险。

程小棠如今最大的优势就是年幼,还有很多时间可以试错,不怕失败。

就是苦了被迫改行的鲁大师。

他原以为到关凌村是帮程小棠做出能飞的大木鸟,没想到要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起早贪黑在地里试用做出来的农具。

鲁方的确是能工巧匠,唯一的缺点是身为机关大师,对种地知之甚少。

他根据图纸做出来的农具,不能说不像,就是使用起来没有预期中的高效省力,尤其是钐镰,更像杀人利器。

若不是程小棠没法直接拿工具出来,也不舍得让一个技术宅当苦力。

幸好萧昀舒很舍得,还给定下秋收前开完一整座山的任务。

除了打谷机、秧马、手摇谷风车之外,程小棠挑选出来的其他农具都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改良,算不得很大的创新。

主要是没有材料和能源,要想做出来,又是另外一个领域了。

老程家人有了

猜你喜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