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小说大明崛起朱裕,大明崛起朱裕全文阅读最新
朱元璋皱眉沉思,朱标,朱棣等人同样紧皱眉头,思考着朱裕话里面的道理。
他们并不傻,反而很聪明,朱裕说完之后,他们心中就已经有所明悟。
“按照二哥的话来理解的...”.
“通货膨胀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当前大明天下内,用于流通和交易的钱太多了?”
朱裕点点头,“换句话说,就是重八你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太多了!”
“已经超过了当前大明社会流通和交易中所需要的宝钞总额!
“所以就一定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
“导致大明通行宝钞实际价值贬值,以及实际的购买力下降!
“最终就直接导致,百姓手里的一百文大明通行宝钞,平白无故就没了三十文!
“而这三十文的贬值,就会直接导致大明天下的百姓产生对大明朝廷的不信任!
“产生对你朱重八这个大明皇帝的不信任!”
朱裕的话音落下后,朱元璋几人总算隐隐明白了一些。
“那就是说,咱以后不能再随随便便印钱了?'
“不能想要多少钱就印多少钱了?
“印的钱太多了,就会因为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贬值,让咱丧失天下百姓的信任!’
“最终丧失民心?
“是这样的!”朱裕点头。
朱元璋急切道:
“那到底要如何才能解决通货膨胀导致大明通行宝钞贬值的问题?
......

第228章
“到底要如何才能解决大明通行宝钞贬值的问题?”
“现在大明宝钞贬值,是因为咱大肆发行宝钞,导致大明天下间的钱太多!
“那二哥,咱是不是可以严格控制大明宝钞的发行量?’
“不印那么多,就能解决了?”
朱元璋很容易就想到了这一点。
“对啊二叔,既然是因为大明通行宝钞发行太多才导致的问题,那就按照父皇说的,严格限制大明宝钞的数量,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了?”
道理很简单,朱棣,太子朱标两人也很快就想到了。
朱裕摇头失笑道:
“办法确实很简单!,
“但你们在座的几位,或者说大明满朝文物百官,有谁能给出一个大明每年需要印制宝钞数量的具体数字?”
“严格限制?
“说起来很简单,那到底要限制到多少数量才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朱元璋疑惑道:
“极端一点,直接不发行,甚至每年只印几十万量,不就能解决了吗?
“只要能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不就能解决大明宝钞贬值的问题吗?”
“怎么还需ʟʋʐɦօʊ要具体的数字?”
朱裕哭笑不得道:“重八啊,二哥刚刚已经跟你说了,大明天下间的钱不能太多!”
“现在再来告诉你通货膨胀的反面!
“这大明天下间的钱,同样不能太少了!”
“太多会引起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
“而如果太少,同样会引发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点都不亚于通货膨胀带来的危害性!
“毕竟,通货膨胀说到底,就是大名社会的总需求,大于社会的总供给!”
“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总供给小于总需求会出现什么问题?
“通货膨胀是钱太多,要购买的货物不够!
“而如果钱太少,而货物又太多,百姓们手里没钱,都不想买东西,又该怎么办?”
“跟通货膨胀相反的,就是通货紧缩!
说到这里,朱裕喝了口水,沉默了一会儿,给朱元璋几人消化的时间。
毕竟,这些经济知识,是几百年后才会有的知识,这个时代的人想要理解,必须要好好思考才行。
过了一会儿后,朱裕继续开口道:
“总需求大于总供.....
“用朕刚刚举的那个例子来解释,就是朕和重八想要购买的粮食总数量,大于棣儿能提供的粮食总数量!”
“朕和重八手里都有钱,但棣儿手里的粮食只有那么点!
“就是我们的需求,大于棣儿能提供的供给量!
“而如果我们想要购买的数量,棣儿手里刚好就有那么多,那就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这个时候物价不会变化,不会贬值!”
“然而,这只是例子而已,实际大明的社会中,怎么可能刚好需求等于供给?
“没有人能算的出来两者相等的具体数字!
“这两者之间最好是趋近于相等,可以稍微大于,也可以稍微小于,但绝不能波动太大!”
“否则绝对会出现问题!
第229章
这样的人物,不仅大明的时候没有,即使是几百年后也同样没有。
否则的话,几百年后怎么会出现那么多次经济危机?
朱元璋等人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
“百姓们想购买东西的欲望,就叫需求,商人们能提供的物品,就叫供给!”
“商人们能够让百姓买到的东西,少于百姓们想买的东西,就叫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想办法提供更多的东西,让大明百姓们购买!
“做到能让百姓们人人都可以按照原价购买东西,就可以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
“但是,这具体要提供多少东西,才能刚好解决通货膨胀,而又不会让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毕竟,二哥说过,这两者之间不能波动太大!”
“如果提供的能够购买的东西太多,就会导致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就是二哥说的通货紧缩!”
想明白了这个之后,朱元璋开口问道:
二哥,通货膨胀会使得货币贬值,经济过热,会影响大明朝廷,会影响咱的公信力!”
“其危害性,咱已经知道!”
“那通货紧缩又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在朱元璋等人若有所思的时候,朱裕继续道:
“通货紧缩,跟通货膨胀完全相反!
“还是朕刚刚举的那个购买粮食的例子!”
“棣儿手里有价值一千文的粮食,但朕和重八弟手里只有五百文钱!”
“棣儿想要将粮食卖出去换成钱,去买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但朕和重八手里就只有那么点钱!
“该怎么办?
“那就只能降价了!”朱棣开口道。
“可是粮食是百姓手里最值钱的东西了,如果粮食都降价了,百姓手里的钱是不是又变少了?”
朱裕笑道:“棣儿这话不错!
不过,通货紧缩的例子其实不能用粮食来举例!
“因为粮食是必需品,多多益善才好!”
“无论任何朝代,任何时期的统治者,都不会觉得自己国家的粮食太多!’
“通货紧缩,应该用正常的商品来举例,比如说棣儿手中有一百件冬季的衣服,他花费了精力制作出来,想要卖出去赚钱回本。”
“但朕和重八手里的钱,只够每人买二十件的!”
“而棣儿手里的这批衣服,已经囤积很久了,他非常急用钱!’
“这个时候棣儿的选择,只能是降价!
“甚至会降价到赔本的程度也要卖出去回本!”
“这个例子中,棣儿手中的衣服代表的就是供给,供给大于需求!”
“这就是通货紧缩,货物太多,钱太少,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通货紧缩,顾名思义,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朱元璋疑惑道:“物价降低,百姓都买得起,这不是更好吗?”
“为何二哥会说通货紧缩的坏处,不亚于通货膨胀?
第230章
朱裕笑道:
“如果是稍微的,适当的通货紧缩,确实有利于百姓。
“但时间若是长了,在刚才那个例子中,棣儿发现自己卖的衣服不仅不能赚钱,反而还是亏本的,那他还会继续制作衣服出来卖吗?
“很显然不会!
“不仅是制衣服,大明社会中每一样商品,都是一